備受汽車經銷商詬病的車市價格倒掛現象,再次也出現在二手車市場?最近,有部分二手車商透露,曾在三、四年前車載芯片短缺時期出現的新車比二手車便宜的現象重現江湖,給二手車商在收車、賣車、定價、庫齡、資金等方面帶來一系列影響。
去年8月至今,借助汽車“以舊換新”加碼政策,持續數月低迷的二手車市場打了“翻身仗”,四季度的顯著增長拉動全年交易量實現6.5%的增長,這一難得的增長勢頭能否在今年得以延續,并一舉沖破2000萬輛大關,備受行業期待。
然而,今年一季度新車市場高舉“智駕平權”旗號,打響新一輪價格戰,部分車企借著發布新車或改款車,通過增配提智不加價,甚至增配提智再優惠等隱晦方式,配合以舊換新補貼,進一步推高了新車價格的吸引力,倒逼二手車市場價格也隨之波動,尤其是那些“上一代智駕”車型,盡管車齡不長,卻因不夠“智慧”而間接貶值。
回想上次新舊車價格倒掛,始于2020年。當時,由于疫情導致全球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導致部分新車生產受阻,交付周期延長。當時,消費者若想立刻提車開走,二手車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中高端品牌、短車齡的二手車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在一些地區個別準新車的收購價等同甚至高于新車,保值率堪比理財產品。在上一波新舊車價格倒掛中,不少二手車經營者賺到了,但今時不同往日,這波價格倒掛則剛好相反,不賠或少賠便是賺到了。
這波價格倒掛有“門道兒”
“近段時間,個別低價二手車確實遭遇了來自新車降價的沖擊。”一位不愿具名的二手車商告訴記者,“由于國家對汽車以舊換新給予1.5萬元到2萬元不等的補貼,加上省補、市補、區補以及廠家、4S店的優惠政策,才出現了新舊車價格倒掛的怪現象。”
在他看來,二手車市場出現價格倒掛現象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不清楚其中的“門道兒”。
“有些廠家為了趕上這波力度空前的補貼政策,將庫存車或資源車拿出來賣,這類車的價格本身就比較低。比如,某品牌的熱銷車型,主流排量是2.0T和1.8T,但現在優惠力度最大的是其1.4T排量車型,而且還是兩年前的老款。但是一些沖著優惠而來的消費者,很可能會忽略其中的差異,并以此為參照,與該款車型的高配二手車的價格進行對比。如此比較,二手車肯定沒有價格優勢,消費者必然會選擇購買新車。”上述二手車商向記者解釋了他口中的“門道兒”。
相比之下,新能源二手車的“門道兒”更多。個別品牌的新車存在虛標電池續駛里程的嫌疑,給消費者造成續駛里程高、車價低的假象。而新能源二手車則要向消費者提供檢測報告,續駛里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也會造成以舊換新補貼后,新舊車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
北京精真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潘磊分析稱,部分消費者提到的新車比二手車便宜,是因為混淆了不同年款車型,這種價格比較沒有意義。然而,消費者的認知偏差卻給車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壓力。
“對于消費者來說,一聽到價格倒掛就認為是價格降了,但實際上未必能獲得良好的購車體驗。消費者會懷疑買到的價格是不是最低價,質疑此前定價存在巨大水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告訴記者,近期新舊車價格倒掛只是極端個例,主要發生在更新換代較快的新能源汽車上。如果是燃油車,消費者購買新車時,還要繳納購置稅,這樣算下來,出現新車比二手車便宜的幾率很低。
“去年以來,經銷商閉店潮也是造成近期新舊車價格倒掛現象在局部地區發生的原因之一。”河南省二手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尹柳柳告訴記者,“一般而言,經銷商在4S店閉店前需要批量處理庫存車,而低價賣掉是最快捷的處理辦法。但是此舉可能會在短期內破壞當地二手車市場的價格體系,比如出現新舊車價格倒掛的現象。”
在記者采訪中,不少二手車商都提到,由于以舊換新補貼和廠家對新車優惠力度特別大,所以現在消費者更加關注新車,二手車市場的客流同比有所下滑。不僅如此,為了與新車市場爭搶客源,不得不在價格上有所讓利,導致今年二手車經營利潤并不理想。另外,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催生車源量增長,但近期二手車商的經營策略保守謹慎,盡量在收車時給自己留出盈利空間,所以消費者在賣舊車時,車價也會被進一步壓低。
潘磊指出,新舊車價格倒掛現象的背后也并不全是負面影響,畢竟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值得關注的是,價格堅挺、保值率高的不再是進口或者合資車型當道,其中也不乏自主品牌的二手車,展現出中國制造實力的崛起。
在新車市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代表經銷商多次呼吁,價格倒掛使得經銷商在銷售收入上難以彌補購車支出,吞噬了經銷商的流動資金,造成現金流持續緊張,導致經銷商虧損,推高了行業運行風險。如今,二手車行業也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價格倒掛的問題,如何平衡新車與二手車的關系值得思考。不過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新舊車價格倒掛屬于局部性的短期現象,隨著市場價格穩定,倒掛情況也會隨之消失。
相比新舊車價格倒掛的暫時性困擾,近幾年來由于新車市場持續的價格下探以及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效應愈發顯現的影響,給二手車商經營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更為殘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285.25萬輛,交易量同比下降1.3%,進一步表明當前市場景氣度持續承壓的現狀。2月,二手車轉籍率為29.2%,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55%。二手車轉籍總量為40.6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2.28%;車商平均庫存周期優化至43天,環比縮短了1天,庫存周期15天以內的企業占26%,較上月增長了1.2%,這表明越來越多的車商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動態地調整庫存結構,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升經營效率。
中國二手車經理人指數顯示,2月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為39.4%,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反映出2月二手車市場景氣度相對上月有所下降,市場處在不景氣區間。2月初正值春節假期及節后復蘇期,有效銷售天數低于1月,根據經銷端反饋,2月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有超過一半的經銷商表示銷量低于1月,接近兩成的經銷商表示持平,表示增長的經銷商不到三成。
3月作為傳統汽車銷售旺季,氣溫回升帶動出行需求增長,疊加地方政府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及春季招聘、開學季等因素,有效刺激市場活力。
3月第一周,二手車市場日均交易量達到6.67萬輛,環比前一周增長了0.78%。有59%的二手車經銷商表示,客流量與前一周相比持平或有所增加,而30%的企業認為,3月第一周的成交量實現增長,這一比例相比前一周上升了1個百分點。
3月第二周,二手車日均交易量6.61萬輛,環比上周下降0.96%,較2月同期增長5%,二手車日均交易規模保持在6.6萬輛水平。從二手車經銷端反饋情況來看,當前市場顯現分化特征:超過半數經銷商反映客流量與上周持平,但成交量下滑企業占比攀升至20%,較上周增加7.5個百分點,反映出消費決策周期延長、價格博弈加劇的市場現狀。
3月1~17日,二手車交易量85萬輛,較2月同期增長42%,剔除春節假期影響,較今年1月同期高出10%。3月二手車交易總量有望達到175萬輛左右,同比2024年增長2.3%。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發展工作委員會主任徐劍飛分析,隨著置換更新政策陸續實施、返鄉人員返崗、以及各地新一輪促銷活動的開始,3月二手車市場活躍度快速提升,市場開始回暖向好。綜合測算,3月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的預期指數為44.3%,相較2月有所提升,反映3月二手車市場景氣度有所回暖。展望2025年,二手車市場全年規模有望突破2000萬輛,但是仍將面臨新車價格戰和行業變革的雙重挑戰,特別是二手車商的經營壓力依然較大。
記者在采訪中,不少車商反映現階段在經營上存在新車降價影響二手車銷售價格波動大、收車價格高利潤低、缺少對二手車補貼的直接政策支持等問題。
尹柳柳表示,一季度二手車市場需求不足,車商經營狀況普遍較差。車商為應對價格頻繁波動,更多選擇“快進快出”。
郎學紅建議,二手車經營企業要創新營銷方式,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新車價格波動較大的背景下一定要謹慎收車、按需收車。最好是消費者有購車意向之后,車商再定向收車。除此之外,建議更多地方政府出臺“以舊換舊”政策,給予類似置換更新補貼等支持,刺激二手車消費需求,并對“上規納統”的二手車經銷企業給予稅收返還等鼓勵政策。置換更新政策在拉動新車消費的同時,也增加了二手車的車源供給,但是二手車市場需求卻沒有明顯增加。購買二手車的人群普遍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如果能夠給予二手車購車補貼,肯定會刺激市場潛在消費者購車。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成都、大慶等城市先后出臺地方性以舊換新實施細則,將二手車也納入補貼范疇,消費者購買二手車也能享受到實惠。今年,汽車“以舊換舊”政策的東風吹向了更多城市。
3月21日,上海市嘉定區發布消息,為配合“2025上海汽車文化節”的舉辦,于3月21日至5月21日開展“2025嘉定購車季”活動。活動期間,個人消費者在嘉定區參與活動的汽車零售企業,購買5萬元及以上(汽車消費發票含稅價)乘用車(非營運車輛),根據購車發票時間(2025年3月21日0時至5月21日24時),經申請并審核通過,疊加國補或市補之余,可根據車價享受1000~2000元的補貼。
上海市嘉定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在嘉定區公眾號公布的補貼方案中,有一份參與本次活動的企業名單,其中除新車4S店外,有兩家為二手車經銷企業,分別是澳康達(上海)車輛銷售有限公司和上海車加乘汽車銷售公司。
嘉定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名單上多數企業是新車4S店,所以針對二手車的補貼主要面向的是在澳康達、車加乘購買二手車的客戶。他還強調,在2025嘉定購車季開始前,商務委已經對參與活動的企業員工進行過培訓,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和清單,企業人員均可輔助消費者完成。
在潘磊看來,面對愈發變化莫測的市場,二手車商采取不收車、壓價等并非明智對策,而是應該在營銷方面多下功夫,用客戶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不同車型的差異,賣二手車即便是一個微小的配置差異都有可能促成成交,此外還可以嘗試深度試駕、短期試用等比新車經銷商更具吸引力和靈活性的服務政策。
同時潘磊建議,為促進二手車流通乃至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更多地方政府應考慮對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給予補貼。而且對消費者從部分企業購買二手車給予補貼,也是倒逼二手車企業經紀轉經銷的有力手段之一,從而起到鼓勵二手車企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的作用。
尹柳柳也建議,相關部門針對合規納稅的二手車企業出臺補貼政策,鼓勵正規企業發展,通過“以舊換舊”補貼促進二手車流通。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