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9歲在校大學生近日因“發熱、咳嗽、咯血”,緊急進入通用技術航天醫科湖南航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就診,經檢查發現雙肺呈“白肺”改變,并很快出現呼吸衰竭,病情危重。該院呼吸與危重癥團隊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迅速鎖定病因——嗜酸性粒細胞肺炎,并通過規范治療使患者轉危為安,今日終于康復出院。
該患者為湖南某高校大一學生,因出現發熱、咳嗽、咯血等癥狀就診,入院后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呼吸衰竭。接診醫生表示,若病情繼續進展,隨時可能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然而,患者籍貫在外省,家屬無法到場溝通病情。救人要緊,頂著巨大的壓力及風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周治平,呼吸監護病房負責人王洪率領專家團隊,立即組織醫護人員討論。結合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胸部CT檢查顯示雙肺彌漫性病變等特征,診斷患者為嗜酸性粒細胞肺炎。確診后,團隊立即啟動規范化治療方案,針對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專家團隊采取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綜合治療措施,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復查肺部影像明顯吸收!皼]想到都白肺了,是你們用專業和速度搶回了我的生命!”小伙子感激地對醫護人員說。
周治平介紹,嗜酸性粒細胞肺炎,是一種以肺部嗜酸性粒細胞異常浸潤為特征的罕見疾病,發病率低但進展迅速,若未及時識別易導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該病需與感染性肺炎、腫瘤等鑒別,確診需依賴血液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分析及病理活檢。
一般情況下,該病多考慮為長期吸煙造成,也不排除是細菌性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原因導致,可以查明病因之后遵醫囑進行治療。
比如長期吸煙,煙當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以及焦油等有害物質,長時間吸煙容易對肺部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從而誘發以上現象。因此平時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戒煙,同時還要遠離二手煙。
細菌性肺炎,通常是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發病后可能會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發展成重癥肺炎以后可能會出現白肺的情況。此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嚴重情況下,也可引發白肺,這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通常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發病后一般會出現發熱、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通常會導致肺部出現重度嚴重的情況,從而誘發肺部病變。
除此以外,還有可能是中東呼吸綜合征、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心力衰竭等原因造成的,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并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周治平表示,嗜酸性粒細胞肺炎臨床表現多樣,臨床癥狀以咳嗽、呼吸困難為主,易被誤診為普通肺炎或哮喘。其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升高伴有肺部浸潤,嚴重者需要機械通氣,但其對激素治療高度敏感,早期診斷是關鍵。(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王洪 李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