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可以挺直腰板!4月2日,經過多學科聯合救治,來自西藏那曲的極重度僵硬型脊柱側彎患者央珠在浙大二院順利出院。
18歲的藏族女孩央珠來自西藏那曲班戈牧區,她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身高停滯在130厘米,體重僅27公斤,營養評估指標處于重度不良狀態。
盡管成長之路坎坷,但央珠卻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吧眢w的殘疾不是我能選擇的,但把黨的恩情唱給羌塘草原聽,是我最驕傲的選擇!”央珠連續三年在“鄉村振興那曲奮進”活動中講述家鄉變化,在“談變化、說發展、促團結”主題演講中屢獲殊榮。這個倔強的女孩始終相信:“黨和政府沒有放棄我,我更不能放棄自己!”
為幫助央珠恢復健康,那曲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員撥通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援藏專線,“綠色通道”隨之為央珠開啟。
量身定制“生命方案”
央珠轉入浙大二院后,院方為她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身體評估。然而,她的X光片讓見慣疑難重癥的浙二專家們都屏住了呼吸——胸廓扭曲成詭異的S形,脊柱側彎130度的銳角如一把利刃刺向她的心肺,且伴隨重度剃刀背和脊柱僵硬。心肺功能聯合評估提示,央珠存在重度肺功能障礙以及肺動脈高壓,肺功能僅剩正常人的1/3。文獻研究顯示,此類未干預病例的生存期多在40至50歲區間,而結合臨床實際評估,專家團隊認為其預期壽命可能更有限。
“手術是挽救央珠生命的唯一希望,但此類極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病例風險極高!泵鎸θ绱藦碗s的病情,浙大二院骨科李方財主任醫師坦言,“術中出血、麻醉耐受、術后感染等都可能讓她本就脆弱的心肺功能在短期內進一步受損,甚至難以度過圍手術期。”
為確保治療方案的科學性與安全性,浙大二院醫務部先后組織6次多學科(MDT)聯合會診,組建起一支涵蓋7個亞專業、擁有豐富復雜病例處置經驗的MDT團隊,結合央珠特殊的生理狀況與高原體質特征,制定“術前強基計劃—術中多維保障—術后功能重塑”三階段治療方案,實現從心肺功能訓練到營養支持、從手術方案推演到康復路徑設計的全周期管理。
脊柱側凸矯形術后,央珠的脊柱側彎角度得到顯著改善,肺功能改善明顯,后續將繼續進行長期呼吸康復訓練。
由于央珠來自高原地區,在浙大二院經過5個月的治療后,考慮到其術后胸腔容積重塑及心肺代償功能仍處于動態恢復期,醫生建議她先到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過渡區域,適應耐受后再逐步回到家鄉。
醫療援助見證浙藏情誼
“我在浙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醫護人員對我滿滿的關心、呵護與鼓勵,謝謝你們。”從世界屋脊的藏北到西子湖畔的杭州,央珠對自己在浙大二院的求醫經歷滿懷感恩。
自2012年“浙大二院—那曲名醫可視遠程會診中心”開通以來,從成功救治48歲腦出血患者的“云端生命首戰”,到建立“5G VR云端模擬共享示教室”培養藏族醫護骨干,這份跨越13年4000公里的情誼,早已在雪域高原鑄就生命天路。
“從浙江到西藏,從多學科協作的精準救治到以患者為中心的關懷實踐,將‘浙江所能’深度對接‘西藏所需’,浙大二院將持續以醫學高峰建設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回應極高海拔地區對優質醫療資源的迫切需求,為高原百姓健康福祉作出更多更大貢獻。讓更多像央珠這樣的高原兒女,不僅能‘挺直腰板’看世界,更能共享健康中國的時代榮光!敝袊茖W院院士、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如是說。
此刻的央珠,正如她最愛的演講詞所言,已然成為“向著太陽生長的格桑花”,正走向更遼闊的人生舞臺:“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主持人。感謝醫生護士們,他們給我的不只是健康,更帶給我克服困難的勇氣。我的背能像雪山一樣直了!在西湖畔,在雪山下,我的夢想剛剛開始!”(記者 姚改改 魯青)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