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11月13日消息(記者 劉浩)“21世紀的合肥向夸父發出了最新的call back——有了追逐真理的勇氣和對抗時間的韌勁,人類不僅能追上太陽,還能‘再造’太陽。”11月13日,來自央廣網山西頻道的記者尹琳岑實地探訪了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創企業之后,她在朋友圈分享了個人感受。

當日,由合肥市委網信辦聯合央廣網安徽頻道主辦的“科創新潮 山水有約”中部六省媒體合肥行主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央廣網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頻道和大河網、黃河新聞網等六省主流媒體記者代表走進合肥,先后參觀探訪了科大訊飛、本源量子、東超科技、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和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開啟了一場科創之旅。

“科創新潮 山水有約”中部六省媒體采訪團(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從“順風耳”到“悟空芯”:

智能語音與量子計算

一位同行的記者說:這趟科創之旅的奇妙之處在于,五個科技創新點位,恰好對應了我國古代神話體系中的五個經典意象,形成了跨越千年的精神呼應。

也就是尹琳岑在朋友圈中所說的“call back”。

在訊飛小鎮,記者們看到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讓機器能夠聽懂并理解人類語言,還能進行方言和外國多語種的同聲傳譯和同屏轉化,實現了“順風耳”般的信息傳遞夢想。

“順風耳”是我國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的文學形象,與千里眼互為兄弟,具有超越常人的視覺和聽覺能力。

記者團一行在訊飛小鎮探訪智能語音技術(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科大訊飛的聽覺技術,不僅突破了空間限制,更打破了人機交互的壁壘,我國古代先民對這種打破時空的聽覺愿望,如今在科大訊飛的助力下得以實現。

在本源量子企業車間,一款名為“本源悟空”的量子計算機引起記者團的興趣。

據介紹,這款量子計算機是我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談及“本源悟空”名字由來,本源量子相關負責人介紹,“悟空”這一名字來源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寓意“72變”,這也正對應了該量子計算機搭載的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

從“無字天書”到“人造太陽”:

空中成像與聚變能源

在東超科技一樓展覽室,無需屏幕即可在空氣中呈現影像的非接觸式顯示技術,讓“無字天書”的神話成為現實。

“無字天書”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強調無介質,承載無限智慧信息的書籍。如今這項技術,在東超科技得以實現,該公司打破了傳統顯示介質的限制,信息在空中自由呈現,恰如神話中那部不著一字卻盡得乾坤的天書。

記者團成員感受非接觸傳感技術(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位于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承載著人類對終極能源的追求。

太陽發光發熱源于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人造太陽”顧名思義,就是要造出一個“太陽”實現聚變發電。核聚變材料在地球上極為豐富,且排放無污染,被人們認為是打開“能源自由”之門的鑰匙。

其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也是以“夸父”命名——CRAFT。

在該裝置建筑中央,矗立著一座“夸父逐日”的雕塑,寓意著從我國古代先民追逐太陽,到今人探索太陽的能量,腳步從未停止。

“夸父逐日”與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遙相呼應(央廣網記者 劉浩 攝)

位于合肥市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從“嫦娥奔月”到“月球造房”:

深空探測與地外建造

在崔崗藝術村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嫦娥奔月”的神話在這里延續。

近年來,合肥組建空天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堅持源頭創新攻關,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場景,推動相關企業與本地產業鏈加速融合。

在合肥高新區的深空探測實驗室,有一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統”裝置,它可以利用聚光太陽能,將月壤高溫熔融后制成月壤磚,也就是說,未來或許不需要從地球攜帶任何輔料,“用月球的土建月球房”,并可以實現月壤任意形狀成型制造。

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從仰望明月到探測深空,中華民族的航天夢想已經飛向更遙遠的宇宙深處,探索著更廣闊的無垠太空。

這些對應關系并非偶然。它們印證了一個道理:神話故事不僅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想象,更是對未來科技的朦朧預見;今天的科技創新,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掌握,更是對千年夢想的回應。

從“順風耳”到智能語音,從“悟空”到量子計算,從“無字天書”到空中成像,從“夸父逐日”到可控核聚變,從“嫦娥奔月”到深空探測——中華民族用千年的積淀,將神話一步步照進現實。

記者團一行漫步崔崗藝術村(央廣網發 劉玉才 攝)

參加本次采訪的一位記者感慨,這條從神話到現實的創新之路,映照出中國人獨有的浪漫與智慧。“我們傳承的不僅是神話故事,更是那份面向未來的探索精神;我們既仰望星空的浩瀚,也專注腳下的每一步耕耘。”

編輯:劉暢司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