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5月9日消息(記者 劉暢司晨)5月8日,安徽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在安徽藝術學院舉辦;顒蝇F場,12位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走進校園,現場傳授技藝,讓學生近距離領略非遺魅力。

“這叫流沙箋,這種技藝在唐代就很成熟了,因為是在水面上作畫,也稱為水畫……”

在此次活動的非遺展示區,非遺傳承紙箋加工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靖向學生們現場演示紙箋加工技藝之一的流沙箋。只見劉靖在水中點灑顏料,使其聚散離合,自然形成各種圖案,之后,以紙覆于其上染于紙面……精美的作品引得眾多同學駐足欣賞。“非遺傳承需要年輕人,走進校園很有必要!眲⒕刚f。

劉靖向學生們現場演示流沙箋加工技藝(央廣網記者 劉暢司晨 攝)

當天,界首彩陶、歙硯、徽墨、紙箋加工技藝、宣筆、阜陽剪紙……12位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帶著各自的技藝走進校園,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非遺背后的故事,手把手帶領學生們參與制作。

“這是我今天新學到的徽墨描金技藝,很有意思!卑不账囆g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學生欒欣怡表示,活動拉近了在校學生與非遺項目的距離,讓他們了解到了更多非遺技藝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學生欒欣怡展示徽墨描金作品(央廣網記者 劉暢司晨 攝)

夜幕降臨,一場文化名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與學院師生聯袂出演的文藝晚會精彩上演。黃梅戲《女駙馬》、雜技《羽毛》、徽劇《白蛇傳·游湖》、歌曲《桐城六尺巷》等節目精彩紛呈,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們等紛紛登上舞臺,為學院師生送上藝術“大餐”,傳統文化韻味與青春動感氣息交織縈繞。

雜技節目《羽毛》(央廣網記者 劉暢司晨 攝)

“戲曲需要有時代性,所以一定離不開年輕的觀眾群體!敝袊鴳騽 懊坊í劇鲍@得者孫娟表示,到高校來演出,能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到戲曲藝術,也希望喜歡戲曲的年輕觀眾群體越來越多。

據了解,安徽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于2018年啟動,目前,該活動已先后走進了16所高校,為廣大師生搭建起一個走近文化名家、感受徽風皖韻的平臺,成長為安徽常態化推廣優秀文化發展碩果的品牌。

編輯:徐秋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