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廳內,中國、德國跨境醫藥健康行業人士圍繞歐洲市場準入等議題深入交流,即便到了茶歇環節,大家探討的話題也離不開“出海”;報告廳外,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達航點已覆蓋歐洲、亞洲、大洋洲近30個國家和地區。

11月3日,被譽為“中國藥谷”的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舉辦“第三屆中德跨境醫藥健康行業雙向奔赴合作交流會”。會議地點在大興機場航站樓內的木棉花酒店,距離“中國藥谷”20多公里,距離停機坪只有幾百米。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大興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把這場交流會選在機場航站樓里,是想釋放一個鮮明信號——從北京大興出發,各類藥企都可以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希望企業家們與“中國藥谷”一道,在開放合作中與世界共享紅利。

據初步統計,現在“中國藥谷”已有20余家企業成功拓展海外市場,上百款產品成功“出海”。比如,百奧賽圖已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化網絡布局,公司整體銷售額近七成來自海外業務,僅今年上半年,這家公司與海外藥企達成的可披露合作交易總額就達數百億元;民海生物把疫苗賣到了東南亞、中東、南美,“新型疫苗國際化產業基地”啟用后,更要吸引全球科學家團隊來到大興,共同打造全球疫苗創新中心……目前,“中國藥谷”已經梳理出眾多成功案例,今年還優化升級推出了“全鏈條出海服務平臺”。

有350多年歷史的同仁堂,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馳譽國際。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是注冊在“中國藥谷”的中藥龍頭企業,2025半年報顯示,公司境外市場營收5.92億元,同比增長21.52%。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五五”時期,同仁堂不僅要讓更多產品“出海”,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更要繼續擴大中醫藥文化和同仁堂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剛成立10多年的北京阿邁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今年拿下了金額超千萬元的海外訂單。然而,此前幾年,公司在海外市場收獲的幾乎都是小訂單,盡管藍海很廣闊,但一直沒激起什么“水花”。公司負責人說,今年訂單大幅提升背后,除了企業自身產品過硬,更離不開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全鏈條出海服務平臺”。

政府引導、平臺賦能、多方協同……今年優化升級后的“出海”平臺整合了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海外機構等多方資源,構建起政策支持、專業服務、企業實踐相互賦能的立體化服務體系,可以讓阿邁特這樣的企業在進軍國際市場時告別“單打獨斗”,園區內很多有“出海”經驗的企業,也都會無私提供渠道,讓更多中國產品走向全球。

大興生物醫藥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憲穎表示,“出海”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對藥企而言,要打磨出過硬的技術和產品、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能力;對“中國藥谷”來說,越開放,發展越有活力。

“十五五”期間,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將聚焦破解企業“出海”堵點,聯動多部門組織“出海”服務系列活動,圍繞海外注冊、數據合規,知識產權布局等提供全流程指導。同時支持企業參與各類國際展會、對接全球優質資源,以“一企一策”精準賦能,推動企業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品牌“出海”升級。(記者 陳強)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