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11月16日,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高等教育教材綜合研究)(以下簡稱“綜合基地”)第三屆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以“服務教育強國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為主題,聚焦高等教育教材建設關鍵問題,設置主旨報告、圓桌對話和專題研討等環節。
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大學教授、綜合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顧海良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蘇東林分別圍繞“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教材建設的探索和思考”和“數字化時代電磁專業協同育人資源建設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探索”作深度分享,為與會者帶來理論前沿與實踐思考。
圓桌對話聚焦“融合·創新·突破——開創數字教材建設新局面”話題,邀請內容創作者、技術開發者、一線使用者三方代表,共同探討數字教材建設協同發展路徑。同期舉辦綜合基地學術建設座談會,就基地周期規劃與研究方向開展研討。
專題研討環節,來自高校教材建設和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有機融入高等教育教材的路徑與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高等教育教材的建設方位與使命”“中國特色教材‘走出去’的策略與實踐”等主題進行交流,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教材建設需緊扣國家戰略需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同時推動優質教材海外落地,提升中國教育話語全球影響力。
會議現場舉行國家課程教材資源服務平臺上線儀式。該平臺立足“資源集成中樞、智慧聯通樞紐、管理服務平臺、宣傳展示窗口”四位一體功能定位,匯聚整合全學段高質量課程教材資源,將面向教材戰線開放服務,為落實教育數字化注入新動力。
會議期間,綜合基地與中國農業大學高等學校農學教材研究基地等8家單位簽署學術合作協議,各方將在教材研究與建設領域形成發展合力。
綜合基地自2023年9月啟動運行以來,始終聚焦服務國家高等教育發展重大戰略需求,整合優質科研力量打造高水平教材研究智庫,為教材建設與管理提供堅實支撐。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