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在連城縣舉辦全國甘薯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推進活動暨福建省甘薯生產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活動。活動主題為“機械化助力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我省甘薯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53.4%。

甘薯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約4000萬畝。在福建,甘薯是第二大糧食作物,近年來全省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左右,年產量60多萬噸。作為福建甘薯代表產區,連城縣甘薯種植面積達10萬畝,去年全縣甘薯加工制品達41萬噸,全產業鏈產值174億元,占據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甘薯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作物、鄉村振興的特色作物。”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強表示,當前我國甘薯產業發展仍面臨人工缺口大、生產機械缺乏、商品薯率偏低等痛點,尤其是栽插和收獲用工缺口。同時,全國超一半甘薯種植于丘陵山區,丘陵山區“無機可用”問題依然突出。

近年來,為加快補齊短板,穩步推進甘薯生產機械化發展,福建不斷加強技術研發,立足丘陵山區甘薯生產實際,開展短板技術攻關,探索出一條與福建甘薯產業發展實際相適應的全程機械化路線。同時,通過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力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建立了一批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基地,總結形成了一套甘薯全程機械化主推技術,為甘薯全程機械化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本次活動上亮相的一系列機具,集中體現了全國和福建近年來甘薯生產機械化的研發成果。活動共征集到18臺(套)機具進行演示,17臺(套)機具進行展示,涵蓋甘薯生產耕整地、移栽、田間管理、收獲等全流程環節,且大多具有輕便化、小型化等優勢,適應丘陵山區甘薯生產實際。(記者張輝)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