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至13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競技組摔跤比賽在清遠體育中心體育館成功舉行。隨著最后一塊金牌的歸屬落定,清遠賽區已圓滿完成了群眾賽事中國式摔跤、群眾展演健身氣功以及競技賽事摔跤的全部承辦任務。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從今年7月至今,累計共有1200多名選手、教練員和技術官員來清遠參加全運賽事,接踵而來的是全國乃至國際的關注目光。賽事的舉行,既是對清遠賽事組織能力的集中檢驗,也是清遠全方位展示其城市形象、組織能力、文明水平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華麗舞臺。清遠通過節約辦賽、專業服務、全域氛圍營造以及“體育+”產業融合,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讓“山水清遠,嶺南綠都”的名片熠熠生輝。
彰顯專業溫度
溫馨服務與保障體系贏得贊譽
“清遠是我們的福地”“清遠在賽事保障方面是一流的”……三項全運賽事在清遠舉辦的過程中,這座城市憑借著辦賽的專業和溫暖、人性化的服務,獲得了參賽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的一致好評,專業、周到、溫暖的賽事服務成為清遠辦賽的一張亮眼名片。

2025年11月11日,摔跤比賽男子自由式74公斤級,云南隊金文猛對戰重慶隊黃錦斌比賽現場
11月10日奪冠后,摔跤項目女子自由式50公斤級冠軍朱江對清遠賽區的整體賽事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無論是場地條件還是志愿者服務,都非常貼心與周到!
11月11日,云南隊隊員龍佳在女子自由式68公斤級中奪冠,主管教練錢秋生稱贊說“清遠在賽事保障、服務方面非常專業、熱情、周到,保障選手們發揮出正常水平。清遠是我們的福地。”
無獨有偶,在今年10月的群眾展演健身氣功賽事中,江西景德鎮隊教練曾凡文也稱贊清遠的場地、設施和服務“很用心”。

摔跤男子自由式57公斤級頒獎儀式
賽事裁判長姚瓊同樣對清遠的服務印象深刻:“尚未到清遠,工作人員就提前電話溝通了解需求,服務真的很到位!”很多參賽隊員表示,要組團游清遠,吃清遠雞。
經過嚴格專業化培訓后,被編組至競賽服務、專項服務、通用服務等崗位,用汗水與微笑保障賽事順利進行。清遠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學生、禮儀志愿者李思彤說道,“當我穿上統一的禮儀志愿者服裝,代表學院和城市的形象時,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7月25日,“十五運”中國式摔跤項目決賽現場,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志愿者李曉燕負責禮儀指引
為確保賽事安全、順暢進行,清遠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保障體系。在醫療衛生方面,清遠設置多個場館及酒店醫療保障點,配備高年資醫務人員和救護車,并指定4家定點救治醫院,優化急救網絡,確保覆蓋全域。在食品安全上嚴把采購關,設立食品專倉統一管理,確保食材安全可溯。這些細致入微的保障措施,共同營造出讓運動員安心競賽、發揮最佳水平的卓越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清遠還為持有全運會相關證件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志愿者等群體送上了“旅游大禮包”。全運會期間,他們可以憑證免費游覽北江、登飛霞山、泡銀盞君瀾溫泉,實地感受清遠的風土人情。
營造全域氛圍
文明風尚與體育熱情雙向奔赴
從北江兩岸到社區公園,從高鐵站到城市中穿行的公交車輛……為迎接全運會的到來,清遠全域動員,將文明城市建設與體育盛會籌辦深度融合,讓全運元素點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在高鐵清遠站和廣清城際清城站等重要站點,清晰的中英文指引標識沿通道依次排開;交通要道巨型宣傳展板醒目矗立,標語傳遞著清遠的熱情邀約;公交車與公交站臺換上全運“新皮膚”,文明出行提示與全運宣傳語相伴,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激情全運會 活力大灣區”“當好東道主 喜迎全運會”的濃厚氛圍中。
在賽事舉辦核心場地的清遠體育中心體育館,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的笑臉遍布場館角落。國際酒店、丁香花園酒店等賽事接待酒店也通過形象展板與周邊布置,營造出賓至如歸的文明氛圍,讓參賽選手們感受到清遠滿滿的熱情。
這份熱情也延續到了場館內,摔跤項目四天的比賽中,觀眾文明觀賽的同時,也在為現場的選手們助威加油。11月10日的女子自由式摔跤57公斤級決賽現場,廣東隊選手梁虹在領先的情況下肩膀脫位,忍痛堅持比賽未能奪冠。賽后,場內響起了觀眾的加油聲:“梁虹好樣的!”
這場由體育盛會催生的巨大變化,正轉化為對清遠城市發展彌足珍貴的財富。
秉持節約高效
盤活場館資源實現可持續運營
11月的廣東清遠,綠意依舊蔥蘢。清遠市體育中心的網球場、羽毛球場、匹克球場上,運動的市民正揮汗如雨;場館周邊綠道上,漫步休憩的人絡繹不絕。

清遠體育中心
這里是十五運會清遠賽區賽事場館所在地,也是清遠市近年來建成的體育運動與戶外休閑的核心場所。清新的空氣與開敞的空間相得益彰,讓來者都能盡情享受運動快樂。
全運賽事來到清遠不僅改變賽場,也刷新了城市的面貌。市民體育公園、清遠體育中心、北江兩岸等周邊街區煥然一新,健身、休憩設施隨處可見;清暉路、職教一路、湖城大道等近年來通車的城市主干道兩旁綠植錯落有致,嶄新的交通標志牌清晰指引著賽事動線;南岸公園和江濱公園綠道貫通,親水平臺升級;夜晚北江水岸聯動、光影交織,令人流連忘返。

清遠體育中心
近年來,清遠為承辦省運會,先后建成和改造高質量體育場館30個,為承辦十五運會賽事打下堅實的基礎。清遠在籌備承辦全運賽事過程中,始終恪守“節約、高效”的辦賽原則,并未大興土木,而是將資源集約利用和賽后可持續運營置于核心位置。
對標國家級標準,清遠體育中心體育館完成了外立面翻新及座椅、照明、擴聲系統升級,設立現場醫療站(FOP醫療點)和安保指揮中心,構建矩陣式指揮與執行體系,落實專項專人責任制。同時根據賽事要求進行信息化改造,確保競賽數據能快速、準確地傳輸,為賽事高效有序進行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為加強我市體育場館使用效益,清遠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對社會實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讓市民充分享受體育發展成果。近年來,清遠著力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市場化運營、復合型經營,培育專業化體育場館運營主體和服務品牌。據了解,清遠體育中心、連州體育中心等大型公共體育場館目前都引入了第三方運營,并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與此同時,清遠積極引進高水平競技體育賽事和高端商業文體賽事活動。以十五運會為契機,清遠體育場館的硬件設施和運營能力大幅提升,也為引進高端賽事奠定基礎。2025年以來,清遠已舉辦了2025年全國擊劍冠軍賽分站賽(第四站)暨全運會預賽第一站,廣東省青少年乒乓球、田徑、游泳錦標賽等大型體育賽事以及多場演唱會,實現了“一場多用”,也為辦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承辦大型賽事之外,清遠體育中心、清遠市體育館、清遠市民體育公園的游泳館、羽毛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田徑場等設施日常向市民敞開大門,提升了場館使用率。真正讓“十五運遺產”避免了“賽后沉睡”的尷尬,持續服務于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為賽建館”到“為民營城”的深刻轉變。
釋放乘數效應
“體育+”戰略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清遠敏銳地把握全運會帶來的歷史機遇,大力實施“體育+”戰略,將賽事“流量”有效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增量”。
抓住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契機,清遠以加強公共體育場地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各縣(市、區)公共體育場館基本具備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截至2024年底,清遠已建有4個體育公園,體育場地數量為23,317個,總場地面積為1,433多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6%,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3.59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二。
全運會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今年以來,清遠體育中心周末日均接待健身市民同比增長近四成,少兒籃球、羽毛球等培訓需求顯著上升。通過省級采購與自主建設,清遠在社區、公園投建了一批智能健身器材,如市民體育公園內的智能健身驛站,讓市民免費享受科技健身的便利。
今年夏天,清遠市第八屆運動會田徑、游泳、籃球、網球等14個賽事項目順利舉辦,全市8個縣(市、區)3200余名運動員參賽,不僅有效提升了本地運動員競技水平,也切實激發起全民健身熱情。
在推動文旅融合方面,清遠構建了“體育賽事+旅游發展+文化宣傳+市場消費”的產業鏈。2025清遠馬拉松賽吸引了近7萬人報名,線上活動觸達超200萬人次,有效拉動了本地酒店和景區的消費。清遠更推出了“跟著賽事游清遠”系列活動及多條精品文旅線路,將觀賽與旅游深度結合。值得一提的是,清遠依托“中國漂流之鄉”的品牌優勢,成功舉辦國際漂流公開賽等賽事,并創新發布漂流品牌LOGO,設計“漂流+”文旅線路,使“漂流經濟”成為“體育+”經濟的重要增長點。2025年上半年,清遠累計接待游客與旅游收入均實現超20%的同比增長,體育對文旅的拉動效應顯著。
在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清遠將體育賽事與城市內在氣質相融合。從被譽為“清遠經驗”的改革創新傳統,到中國女足的“鏗鏘玫瑰”精神在清遠啟航,再到如今清遠健兒在國際國內賽場上爭金奪銀,以及深入人心的“急流勇進”的漂流精神,體育所蘊含的拼搏、進取、超越的內涵,正與清遠敢為人先的城市基因同頻共振,凝聚成推動清遠不斷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全運賽事在清遠暫告一段落,但全運精神點燃的城市激情、催生的文明風尚、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激活的產業動能,正持續賦能著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清遠以節約高效的務實作風、專業溫暖的服務保障、全民參與的文明氛圍和深度融合的“體育+”戰略,成功演繹了“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生動實踐。站在新的起點上,清遠將以更加自信、開放、活力的姿態,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急流勇進,書寫新的輝煌篇章。(記者 毛遠策 何帆)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