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梅州11月11日消息(記者張順鵬)時維孟冬,風拂嶺南,廣東梅州梅縣的群山間,正浸染著豐收的甜香。漫山柚林疊翠流金,飽滿的金柚綴滿枝頭,清甜氣息隨風漫溢。“今年的柚果格外甜美!”當地柚農黃宏邊采摘金柚邊笑著說。
產業興則鄉村興。作為“中國金柚之鄉”,梅縣區5萬多戶柚農的生計與金柚緊密相連,金柚產業帶來的人均年收入達1萬多元,占農民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這一顆顆沉甸甸的“土特產”,正成為梅縣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致富果”。

沉甸甸的柚子壓滿枝頭(央廣網發 高訊 攝)
在位于梅縣區雁洋鎮的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基地——南福金柚種植基地,穿梭于柚林間的軌道和滿載柚果的山地運輸車尤為吸引目光。“以前只能肩挑背扛,現在有了這些設備,既能拉柚子,又能運化肥。人上不去的地方,還能用無人機。”南福村黨總支書記黃開志介紹道。
科技手段的運用,讓柚農的管護更精準、收成更穩定,全方位為金柚種植“保駕護航”。可以實時采集土壤濕度、溫度和氣候數據的智能傳感器,能24小時自動監測蟲害的智能蟲情測報燈……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南福村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柚子酥、柚花茶、金柚果脯……通過全產業鏈布局,當地對“全身都是寶”的柚果進行精深加工,不斷探索金柚全果的資源化利用,以產業鏈的延伸,增加金柚產業附加值。“我們還將通過盤活村中空地建停車場、開設更多民宿,吸引游客來柚園觀光游覽,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對農文旅融合的發展前景,當地村民充滿信心與期待。

柚農挑著滿筐金柚在柚林中穿梭(央廣網發 高訊 攝)
近年來,金柚這一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梅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引擎。2024年,梅州柚全產業鏈產值已突破89億元,帶動10余萬農戶增收,全國每五個柚子,就有一個產自梅州。
不止金柚,在興寧,同為梅州特色產業“金名片”的“興寧鴿”產業,則通過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書寫著另一段產業富民的故事。圍繞“六個高地”建設,興寧構建起從種鴿繁育、規模養殖,到產品加工、品牌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目前,興寧年出欄肉鴿達5750萬羽,占全省總量的15%,總產值突破29億元;產業發展還帶動全市肉鴿規模養殖戶達2300多家,直接促進1萬多戶農民增收致富,讓“一鴿牽出百業興”成為現實。

鴿農正在將種鴿放入飛棚(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這些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是廣東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以產業振興牽引鄉村全面振興,讓廣大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的生動實踐。“十四五”期間,廣東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今年4月,廣東出臺《關于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行動方案(2025年—2027年)》,在全省重點培育一批千億、百億與十億元級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通過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梅州金柚香飄全球、興寧鴿飛向世界、徐聞菠蘿火到海外……放眼如今嶺南大地的廣袤鄉野,特色農業產業的集群效應日益凸顯,正成為解鎖“鄉村美、村民富”圖景的“金鑰匙”。在“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廣東將闊步邁出堅實步伐,以更大力度、更精準舉措,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彰顯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的實踐偉力。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