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暴雨以及雷雨大風等因素疊加,安全生產不確定因素增多。針對季節特點,近日,省應急管理廳發布夏季安全生產提示。
煤礦行業:嚴防水害風險,全面排查井田范圍及周邊的河流、湖泊、水庫、地面塌陷區等地表水體并嚴格落實“三專兩探一撤”措施。加強通風、供電、排水、提升等主要生產系統的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嚴防高溫、大風、雷雨等氣象災害造成設備故障。針對性組織應急演練,加強應急值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預警,遇有暴雨、洪水等極端天氣紅色預警信號時,果斷采取停產撤人措施。
非煤礦山行業:尾礦庫要密切關注涉及尾礦庫潰壩的暴雨、地震、滲流破壞等情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排查和預警,根據預警級別啟動應急預案,并處置安全風險和隱患;加強尾礦庫浸潤線和干灘長度管理,浸潤線深度和干灘長度預警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做好雨后尾礦庫排查,及時修復損壞尾礦庫排洪設施和壩體。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要嚴防洪水通過井口、露天坑、裂隙等倒灌井下;確保礦井提升、排水等一級負荷供電需求,防止供電不足或中斷導致提升系統急停和墜罐、透水、停風等風險;嚴格執行探放水措施,暴雨黃色預警或排水能力不足時,必須立即停產撤人。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要切實加強邊坡管理,認真排查邊坡角度、高度和平臺寬度等各項指標的符合性,發現隱患立即處理;加強邊坡監測,特別是表位位移和內部位移,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加強汛期管理,大、暴雨必須停止作業,雨后要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后方可恢復作業。加強值班值守和應急響應,值班值守人員必須24小時在崗在位,發生險情必須按程序和規定時限進行報告,應急救援隊伍必須按規定值班備勤,接到救援任務必須第一時間啟動響應。
危險化學品行業: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要對遇濕或高溫容易分解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原料和產品,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水、防潮、降溫措施;強化低閃點液體和易揮發、易爆炸物料生產、儲存、裝卸作業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杜絕違章操作;加強對生產儲運設施溫度、壓力等參數的監控,加強防雷、防靜電設備設施的定期檢測,對生產儲存裝置的冷卻系統、呼吸閥、安全閥、滅火設施、高低液位報警、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等安全附件及緊急狀態終止程序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正常適用。陸上油氣開采企業要嚴控工藝參數,杜絕超溫超壓,加強設備、儀表巡檢維護;完善通風降溫設施,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開展井場、站場、管線等重點區域巡查;嚴格執行高溫、雷雨天氣停產停業有關規定,特別是雷雨極端天氣時要停止油、氣儲罐區裝卸作業和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臨時用電等檢維修施工。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要嚴格落實暑期停產要求;生產、經營企業認真做好庫房的溫濕度監測,進一步加強防雨、防潮、防雷、防靜電、防高溫的安全管理,對易積水的生產區域和庫區,提前疏通排水溝渠,確保雨水能夠迅速排出,防止生產廠區和倉庫周邊積水倒灌。
工貿行業:金屬冶煉企業要防范高溫熔融金屬遇水爆炸事故,防止雨水灌入車間并在爐基、操作平臺等處積聚,確保相關作業場所和渣罐等相關設施設備干燥。輕工、紡織、建材企業要全面檢測防雷設施,做好防內澇、防老舊廠房垮塌、防次生災害等措施落實。粉塵涉爆企業要加強對易燃易爆場所的安全監控,及時清掃生產車間內粉塵,做好設備設施的檢驗檢測和維護保養工作,生產活動嚴格執行粉塵防爆相關標準和操作規程,防范粉塵爆炸事故。有限空間作業要嚴格落實“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要求,作業過程中,設置現場專職監護人員和安全警示標志,配備防護裝備和應急救援設備確保安全作業。危化品使用企業要加強對各種能源介質管網尤其是管道支架的巡檢,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儲存、輸送和使用等環節的安全檢查,強化人員教育培訓,確保監測報警裝置安全可靠,配足配齊個體防護和應急處置器材以及急救藥品等。另外,各企業要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信息,備足配齊通信器材、應急車輛、沙料、木樁、鐵鍬、麻袋(編織袋)、雨具、救援工具等防汛物資,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記者 郝東偉)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