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省申領電子社保卡人口覆蓋率居全國第四

小小“一卡通” 服務大民生

——大數據里“讀”河北(十一)

10月31日8時10分,保定數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內,行政文員趙一蔓到河北蓮創數字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上班。在公司大門前,她掏出手機,打開電子社保卡二維碼,對準門禁識別區。只聽“嘀”的一聲,大門打開,她順利進入公司。

中午,趙一蔓和其他員工一起到食堂就餐。她再次刷電子社保卡二維碼打飯,餐費秒結。“現在上班,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就夠了!”趙一蔓笑著說,門禁卡、飯卡等統統“下崗”,她再也不用擔心丟三落四,工作生活更加輕松便捷。

自去年年底,保定數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啟用電子社保卡以來,已惠及園區內20多家公司的300多名員工,實現了“一碼通行”。

小小“一卡通”,服務大民生。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社保卡持卡人數達7662萬人。其中,全省申領電子社保卡6793萬張,人口覆蓋率達92.1%,居全國第四。

社保乃民生之依。從省人社廳獲悉,“十四五”以來,我省不斷優化社保卡發放服務,組織22家銀行布設6000余個服務網點,構建起“15分鐘服務圈”,提供“5分鐘即時制卡”服務。同時,全省開展線上補換卡、上門補換卡等便民服務,不斷提高社保服務質效。

推動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是助力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惠民之舉。

省人社廳信息中心三級調研員王瑞增介紹,2023年7月,我省成立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領導小組暨工作專班,制定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實施方案,將關系民生最密切、聯系群眾最直接的人社業務、交通出行、就醫購藥等7個場景列入“一卡通”建設目錄,并花費兩個月時間改造場所1513個、升級軟件269個、更新硬件設備10182個,實現省內人社業務“一卡通用”、交通出行“一卡通乘”、就醫購藥“一卡通結”、旅游觀光“一卡通游”、文化體驗“一卡通覽”、政務服務“一卡通辦”和惠民惠農新增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

職工刷電子社保卡,可進入產業園區;考生忘帶準考證,可通過電子社保卡驗證身份進入考場……立足群眾需求,保定市在穩步推進7個高頻應用場景社保卡“一卡通用”的同時,通過試點建設,創新拓展了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社區、金融消費等7個特色場景,打造“7+7”應用場景體系,為全省提供了可借鑒的場景創新樣板。

深化京津冀人社協同,2023年12月26日,京津冀人社部門在石家莊共同簽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議》,三地建立共商共建機制、聯席會議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編制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整體規劃、數據標準、接口規范、場景任務等,共同落實“一卡通”應用統一目錄清單,加快實現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線上線下場景融合發展。

目前,三地已實現44項人社服務事項“一卡通辦”、6.4萬余家醫療機構就醫費用“一卡通結”、3900多條交通線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區“一卡通游”、24家博物館“一卡通覽”、193家圖書館“一卡通閱”。小小社保卡,正串起京津冀居民的幸福生活。

推動“一卡通”跑出服務民生加速度,我省還率先提出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協同立法項目選題,并將其納入三地人大常委會協同立法規劃和2024年立法計劃。

2024年9月,三地以協同立法的方式,對社保卡“一卡通”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應用項目清單和應用場景、協同工作機制和政府職責分工、服務保障措施等作出規范,為高質量推進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提供了法治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今年,我省聯合北京、天津舉辦了首屆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應用創新大賽,標志著三地社保卡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

大賽設立社保卡宣傳、應用開發和應用案例選拔3個賽道,吸引了三地高校、科技企業、金融機構、基層服務單位等292家單位報名參賽,共申報項目411個。經過初賽、決賽,大賽最終評選出40個優秀項目。

“作為全國首個社保卡‘一卡通’專項賽事和首個跨省域社保卡協同賽事,大賽通過賽事搭臺、成果唱戲、協同賦能,推動三地社保卡應用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推進民生服務便利共享。”省人社廳信息中心主任蘇國斌表示。(記者 解楚楚)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