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石家莊11月11日消息(記者李瑤)11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資產總額從1.2萬億元增至2.3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7%,利潤總額年均增長10%。
創新投入加碼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成為河北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2021年以來,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1034.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15%增長至3.36%,保持全國前列。”河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澤峰說。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這一投入換來了豐碩成果:累計授權專利7767件,制定標準587項;累計創建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79個……
在關鍵技術突破上,河北國資國企的答卷一樣亮眼。以河鋼集團為例,該企業全球首例焦爐煤氣零重整氫冶金示范工程已安全穩定運行2年多時間,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減少了70%。自主研發WesCarber(威賽博)碳中和數字化平臺,提供碳核算、碳足跡等全場景解決方案,已為全球客戶出具70多份碳足跡證書。
截至目前,全省國資系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7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家,2025年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能夠達到20%以上。
產業結構優化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提質,推動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雙向發力。其中,鋼鐵產業完成全面區位調整,產品檔次與產線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提升,在破解高端鋼鐵材料“卡脖子”難題上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來,河北省國有經濟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新增國家級智能工廠5個、發布前沿技術18項和先進算力創新應用場景22項,19家企業獲評環保績效A級,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7個、綠色礦山8個。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增長新引擎。河北省國資委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雙示范”行動,遴選出具有示范性、先導性、創新性和突破性的企業22個、項目20個。五年間,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重點項目130個,投資額超900億元。
通過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河北國資國企“家底”更趨厚實。五年來,29家企業完成整合重組,涉及資產達5274億元,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其中,整合后的河北港口集團能級躍升,2024年吞吐量在全國沿海主要港口集團中位居第3位。
服務大局發力
“壓艙石”作用愈發凸顯
在服務國家戰略與民生保障中,河北國資國企的“壓艙石”作用愈發凸顯。“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成型,河北省高鐵運營里程提升至1888公里,京雄城際、京雄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建成通車;雄安?金湖未來城項目,打造了雄安新區的精品工程、標桿工程,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與此同時,民生保障也持續加碼。五年來新增城鎮燃氣管網2884公里,新增供熱面積4500萬平方米,煤、電、氣、熱、水、糧食等能源物資供應穩定。河北旅投集團深耕“后奧運”經濟,讓冰雪旅游成為新風尚;環渤海地區設計儲存能力、外輸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項目——新天唐山LNG項目一階段建成投產,為河北省氣源自主可控提供了穩定支撐,彰顯國企為民情懷。
“河北國資國企將進一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上更好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張澤峰說。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