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金波派出所民輔警與暴雨激流展開生死競速,聯合群眾構筑生命通道,用46分鐘成功解救6名被困者,用藏藍身影詮釋“勞動最光榮”的深刻內涵。

當晚20時17分,金波鄉九隊新橋下突發險情。劉某華等6名群眾在橋墩平臺避雨聚餐時,突遭暴漲河水圍困,其中兩名女性因體力透支搖搖欲墜。湍流裹挾著砂石不斷沖刷僅剩的5平方米立足之地,呼救聲穿透雨幕。

民輔警用救援繩索與救生圈解救被困人員

“救援必須分秒必爭!”接警后,民警吳思奇帶領4名輔警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現場,沖進雨簾。現場勘查令眾人倒吸涼氣:80余米寬的河道已成怒濤,有的被困者緊貼著橋墩,而有的被困者在河中的大石頭上,水位正以肉眼可見速度攀升。一場依托繩索的生命接力迅即展開。面對咆哮的洪流,民警吳思奇迅速制定“高空繩索橫渡”方案。吳思奇帶領輔警在橋面護欄固定救援主繩,將系著救生圈的引導繩精準拋投至被困者所在橋墩。隨著“抓緊橙色繩套!”的喊聲穿透雨幕,劉某華率先將救生圈套在同伴身上,民輔警立即在橋面形成人墻牽引系統。“收繩三指幅!”隨著吳思奇的口令,民輔警和熱心群眾在岸邊同步發力,救援繩在暴雨中繃成生命之弦。

民輔警與熱心群眾把被困人員救援上岸

被困者被逐一引導至橋墩邊緣,將安全繩牢牢系在腰間。當18米外的楊某因恐懼不敢移動時,民警吳思奇翻出護欄懸空指導:“跟著我的光束,走三步抓橫繩!”整個過程中,數條救援繩在橋體織就立體防護網,十余名警民在岸邊形成的多道人力緩沖帶,確保每位被困者抵岸時都有三雙手臂同時接應。

21時03分,隨著最后一名被困者楊某在吳思奇背上安全抵岸,計時器定格46分鐘。“他們沖進洪水時,救生衣帶子還在飄著……”目擊者王某聲音哽咽。獲救群眾張某仍撫摸著手臂上的救援繩痕淚光閃爍:“看見警燈穿透雨幕的瞬間,就知道希望來了!”

這場教科書式救援背后,是白沙公安未雨綢繆的堅守。早在4月30日,金波派出所便對轄區全部低洼橋梁完成隱患排查,設置警戒線、安裝警示燈。所長廖海強表示,節日期間已啟動“水陸”立體巡防,派出所巡邏民輔警每日多次對野游熱點開展巡邏監測。(盤寶盛)

編輯:付美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