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木蘭鄉打造百萬游客“濱湖度假區” 7000余鄉鄰變身“新旅人”

游客在位于靜謐深林的樾和林泉民宿感受慢生活。

木蘭湖岸,秋風蕩漾。岸邊,武漢內河最后一座汽渡碼頭正在迎來它的文旅“新生”。

近日,黃陂區木蘭鄉“渡口咖啡”項目正式開工,將依托木蘭湖畔汽渡口,打造“人車共渡”的慢游新場景。環湖自駕的游客可以坐在車里品著咖啡,閑覽湖光山色。

這里是湖北省第三家、武漢市唯一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024年,超160萬人次游客或泛舟湖上、御風徐行,或登島探險、露營觀星,或悠閑漫步、環湖騎行。沿著木蘭湖岸,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度假地”。

走過傳統文旅景區發展的路子,木蘭鄉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從空間布局、文化深度、體驗設計等多方面,重構文旅新生態。

每扇窗風景都不一樣

100余家民宿坐落“湖北民宿第一鄉”

沿著木蘭山盤山公路蜿蜒而上,隱匿于深林的樾和林泉悄然浮現。來自河南的陳女士是這里的常客,她有時在森林療愈室靜坐,有時漫步山間,與風鳥對談。“這不只是打卡地,也是能讓生活慢下來的地方。”她說。

木蘭湖畔,湖岸蜿蜒曲折,串聯起一百多幅各具特色的湖汊美景。斜陽耒筑·木蘭以“藝術+民宿”為定位,借無邊泳池融湖入畫,勾勒出動靜相宜的度假體驗。住客可“看海”、泛舟、垂釣、采摘,享受多變湖景。

視野再縱深至木蘭川,木蘭藥谷營地與森林共生,竹海、杉林、艾草為山居野趣平添一份療愈特色,“晨起采藥當神農,夜臥星河聽本草”的詩意變為現實。坐擁成片梅花山與百畝櫻花園的木蘭花谷,花開時連成一片粉色花海。隨著季節變換,花谷的花與果交替綻放、成熟,游客在大片花海中恣意玩樂,在果園里享受采摘樂趣。

目前,木蘭鄉全鄉已有100余家民宿如星辰灑落山湖川之間。樾和林泉屢獲“黑松露獎”,斜陽耒筑躋身黃陂唯一全國甲級旅游民宿,木蘭藥谷獲評“郵路里的最美民宿”,還有啦哩啦谷、湖光山舍、湖廬度假別墅、耕讀客棧、周家小院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已形成了環木蘭湖民宿集聚群。

“我們堅持引導民宿品牌化、精致化、集群化發展,真正實現‘每扇窗都是風景’。”木蘭鄉相關負責人說。

多元投資持續注入

新銳業態串聯全域“度假網”

“黃陂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宜居之地。”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說。

今年7月,劉萌在木蘭鄉落地建設北大校友博物館及16個微博物館民宿集群。該項目將與國家二級博物館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館、荊楚文化基因庫湖北考古博物館等文化資源聯動,在木蘭鄉形成獨特的“文化+”度假線路。

斜陽耒筑團隊在木蘭鄉的投資規劃也不斷“加碼”。他們用5年時間創建了藝術民宿品牌“斜陽耒筑”,在此基礎上,又開啟“藝術+”度假新線路,著手打造渡口咖啡輕度假、四千院民宿新組團、蘆子河藝術村落等新業態。

僅在7月,木蘭鄉便集中簽約9個農文旅產業項目,總投資達13.45億元,覆蓋美學民宿、文化博物館、藝術聚落等類型。單一景點正向枝蔓相連的“度假網絡”進化。

木蘭鄉主要負責人介紹,木蘭鄉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鄉鎮、國家生態鄉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等多項殊榮,文旅底蘊十分豐厚,“我們將持續推進木蘭山、湖、川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功能品質,讓‘山的厚重、水的靈秀、川的煙火’成為每一位游客心中的詩意鄉愁。”

村民變身為“新旅人”

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在啦哩啦谷民宿,48歲的村民雷水清有了新身份——咖啡師。“村咖”開業在即,雷水清一有空就端起杯子練習拉花,“我要做出精品,給客人端出一杯滿意的‘村咖’!”她信心滿滿地說。

雷水清等3位村民是在民宿的支持下學習專業咖啡制作的。雨霖村村支書陳曉麗介紹,開業3年來,啦哩啦谷每年都會增加火鍋店、咖啡店、手工店等新業態,并給村民提供崗前培訓。“村民不僅收入年年增長,也成了思想隨著時代更新的‘新旅人’。”陳曉麗說。

74歲的李鳳蘭家在木蘭鄉雙泉村大余灣景區,她家的老宅子里今年來了不少“拍電影的”。這座擁有600多年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在今夏成為短劇熱門取景地。

“今年以來,大余灣景區已經接待了40多個短劇劇組,高峰期古村一周內進場和預備進場的拍攝團隊達到了5組。”大余灣景區負責人盧千說,“許多村民出租老屋增收,周邊農家樂生意也隨之紅火。即使在6—8月傳統淡季,村民月均增收仍超5000元。”

旅游經濟的發展讓木蘭鄉7000余人吃上了“旅游飯”,帶動發展轄區種植養殖專業戶117戶、家庭農場29座,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特色農業企業達19家。木蘭鄉精心培育打造的“水果冬瓜”在山姆會員店、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等商超售賣,“木蘭湖金果”“牧童藍莓”“青石橋稻米”等特色農產品在大型商超銷售火爆,實現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互促共進。(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李婷 通訊員張純)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