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5月8日消息(記者黃珂嵐 通訊員田海忠 吳雨晴)連日來,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鳳巖山村藠頭種植基地,連片的藠頭地郁郁蔥蔥,村民們正搶抓時節采挖藠頭。“僅去年種植藠頭就純收入20多萬元,今年又種植了90多畝。”種植大戶王紅開心地說。

鳳巖山村藠頭種植基地(央廣網發 吳雨晴 攝)

鳳巖山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組成,共667戶、2560多人,全村有耕地面積3516畝,園地面積958畝,林地面積8704畝。自省貿促會結對幫扶鳳巖山村以來,駐村幫扶工作隊因地制宜,引導村民發展香芋、藠頭、香柿等特色種植產業,整合土地2000多畝,建設六大種植基地。其中,500畝香柿基地與荔枝、沃柑、香棗基地相鄰布局,構建起了“四季有果”的生態農業格局。

田地有了收成,產業才能扎根。鳳巖山村通過土地流轉、訂單收購、產品分紅等方式,既帶動村民穩定增收,又推動集體經濟持續壯大。鳳巖山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永志介紹,僅沃柑基地一年就能賣出200多萬元的果子,村里也成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江永香芋”的核心產區之一。

駐村工作隊在種植基地察看香芋長勢(央廣網發 吳雨晴 攝)

有了產業支撐,村集體經濟也開始步步壯大,在駐村工作隊的推動下,村集體與企業合資建設“三千江水”山泉水廠,不僅帶動10多名村民就業,還為村集體每年帶來8萬元以上的收益。今年,又籌建了一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育秧工廠,項目建成后將為本地水稻種植提供集中化、規模化的育秧服務,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產業興,還要路通、水暢。兩年來,駐村工作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400多萬元,硬化村組道路12.6公里、改造水渠9000多米、清淤擴建水塘3口、新建攔河壩1座,大幅改善村莊交通條件和農業灌溉能力。

基礎設施完善了,數字鄉村建設也隨之提速。村里建起5G基站,直播帶貨、線上銷售逐漸成為新農活。80后村民徐志華通過直播和短視頻銷售本地特產,每年帶動銷售額超30萬元,成了村里的“網紅新農人”。

鳳巖山村種植基地與村莊相映美如畫(央廣網發 吳雨晴 攝)

如今,一條以產業為骨、文化為魂、群眾為本的振興之路,正在鳳巖山村堅定延伸、穩步推進,描繪著屬于這片瑤山大地的美麗畫卷。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