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歷經6小時50分鐘,湖南省邵東市男子易翔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液科造血干細胞采集中心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290毫升,成為湖南省第1429位同時也是邵東市2025年第3例捐獻者,完成了一場“生命接力”。

他捐獻的“生命火種”將讓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的一位重癥血液病患者年過半百的女士重獲新生。為了患者能如期移植到造血干細胞,易翔辭掉了工作,放棄了優厚待遇,輾轉1200多公里,特地從貴州六盤水趕回邵東至長沙。捐獻結束后他稍事休息就趕往廣東惠州另謀工作。

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易翔(吳彩紅 攝)

今年35歲的易翔是一名邵東小伙,在捐獻造血干細胞之前,有著多年無償獻血經歷。2023年9月12日,易翔在該市宋家塘街道參加團體獻血時,得知市紅十字會正在召集造血干細胞捐贈志愿者,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初在中華骨髓庫登記入庫時,我并不清楚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會有怎樣的作用,能不能幫助別人。”然而,正是這無意間的舉動成就了易翔傳遞社會正能量的愿望。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慰問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王婷 攝)

今年8月13日,正在貴州打工的易翔接到邵陽市紅十字會志愿者打來的電話,被告知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由為之振奮,從志愿加入中華骨髓庫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了隨時捐獻的準備。”易翔說:“如果可以挽救一條生命,沒有什么比這個更有意義!”

為了確保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安全,易翔積極配合上級紅十字會的工作,于今年9月19日進行了高分辨檢測、全面體檢等捐獻前的準備工作。10月22日,正在上班的易翔接到了采集計劃通知,他便果斷做出放棄工作赴湖南長沙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定。他表示,工作可以再找,錢也可以再賺,但生命只有一次,當初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就已經想好要盡全力幫助別人。

在易翔看來,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和獻血一樣普通,沒必要告訴父母和家人,免得引起她們不必要的擔心。所以,從接到邵陽市紅十字會志愿者通知至今年9月回邵陽邵東參加捐獻前要求的高分子辨識和全面體檢及到長沙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易翔一直未將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告訴任何親戚和朋友。從確認各項指標都符合捐獻要求開始,易翔每天都堅持鍛煉,只為以最佳的狀態完成捐獻。

而后,11月9日下午,易翔獨自前往長沙辦理了入院手續,經過為期5天的動員劑注射后,于11月14日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為那位急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延續的希望。

邵東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造血干細胞配型的幾率是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只有入庫的人數足夠多,才會有更多的患者能夠在其中找到合適的配型。感謝易翔的善舉,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出來后幫助他人延續生命。我們紅十字會真心希望社會愛心人士能夠積極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來,為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完成造血干細胞的成功捐獻后,易翔顯得特別興奮:“自從我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起,我就希望自己能幫助到別人。當得知和患者相匹配時,我真的太激動了。實現自我價值,盡全力幫助別人是我的初心。”(來源:邵東市委宣傳部)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