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11月18日消息(記者 楊清 通訊員 張家保)近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長沙經開區勞動東路(黃興大道-龍峰大道)道路工程3標段項目傳來消息:繼主線橋、右輔道橋鋼箱梁之后,左輔道橋鋼箱梁順利頂推完成,標志著項目鋼箱梁頂推施工全部完成——這些動輒重達上百頭成年大象重量的“鋼鐵大塊頭”,在建設者手中實現了毫米級的精準移動,為這條交通動脈貫通邁出關鍵一步。

施工現場航拍圖(央廣網發 汪琳 攝)

長沙經開區勞動東路(黃興大道-龍峰大道)道路工程是長沙市“東拓西聯”戰略的重要紐帶,其建設對完善高鐵新城與臨空經濟示范區交通網絡意義重大。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區域交通承載力,縮短黃花機場與主城區的通行時間,為片區產業協同發展構建高效交通動脈。

該項目整體劃分為4個標段進行建設,其中中交二航局承建的3標段總長1.4公里,采用“地面快速主路+兩側輔路”的建設形式,建設內容包含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排水工程、110KV/10KV電力埋管工程、綠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等內容。

勞動東路3標項目從西往東跨過長株高速公路(央廣網發 汪琳 攝)

從施工跨度來看,勞動東路3標項目從西往東跨過長株高速公路,同時下穿高壓電線,是勞動東路全線施工環境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的關鍵環節。為保證長株高速交通暢通不“斷流”,橋梁主跨部分采用了步履式鋼箱梁頂推工藝,使橋身可以在高速上空逐步騰挪直至東西連接。

本次頂推的左輔道橋鋼箱梁長60米,寬18米,整體重量達到了800噸,相當于一百三十頭成年非洲象的體重。為了使這個“龐然大物”在頂推過程中實現“毫米級”定位,項目部在施工前開展了多輪技術交底與模擬推演,精準測算頂推路徑上的每一個關鍵參數,提前規避潛在干擾。施工過程中,技術團隊全程駐場把控,通過布設位移傳感器、應力監測設備等實時采集數據,對數據進行反復核算,在操控臺協調分配6臺千斤頂的推力,使其同步節奏,確保鋼箱梁在復雜受力狀態下始終保持平穩姿態。

接下來,項目部緊盯節點目標,嚴把工程質量關,助力長沙經開區勞動東路(黃興大道-龍峰大道)道路工程盡快實現全路段貫通,為長沙經開區交通網絡升級、區域經濟發展提質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