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7日消息(記者焦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報道,2024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24110元和69476元,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2.6%和4.0%。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平均工資數據

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平穩增長

平均工資是一個重要的民生指標,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受到廣泛關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4110元,名義增長2.8%,按可比口徑增長2.6%;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9476元,名義增長1.7%,按可比口徑增長4.0%;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2452元,名義增長4.4%,按可比口徑增長4.2%。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工資是指全部勞動報酬,既包括就業人員從單位實際領取的工資、獎金、津補貼等,還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及住房公積金等。

這次發布的數據中,城鎮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可比口徑增速與名義增速相比差異較大,主要是由于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后,勞動工資統計的覆蓋范圍更為完整。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采用“地毯式”清查,確保了普查單位的不重不漏,普查后更多的小微企業納入了勞動工資統計范圍,這部分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對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水平和名義增速帶來一定影響。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收入排名居前

分行業門類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平前三位的行業仍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水平較低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

數據還顯示,2024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2452元,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等不同崗位間的平均工資差距比上年縮小。

專家分析:不同行業、地區、崗位的工資差距,都在呈現縮小趨勢!

如何解讀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除不同行業間工資水平位次保持總體穩定之外,又體現怎樣的趨勢?對這些熱點話題,總臺經濟之聲記者焦浩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副院長周廣肅。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副院長周廣肅

 

經濟之聲:首先您是怎么看待2024年平均工資數據的?

周廣肅:從這次公布的數據來看,整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實現了相對穩定的增長,這和整個宏觀經濟環境逐漸企穩是密切相關的。從這個數據來看,按照可比口徑增長速度整體還是相對更高的,說明我們目前整體的就業環境也在逐漸穩定。

經濟之聲:這次發布的數據的第二個特點是行業間工資水平位次總體穩定,特別是平均工資水平排在前三的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對此您是怎么分析的?

周廣肅:這個順序已經維持了有幾年,一個特征就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超越金融行業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成為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

我認為這和目前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是密切相關的,現在數字經濟是我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它的增速在所有行業當中也是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按照勞動經濟學的理論,行業的勞動生產率以及它創造的勞動邊際產值決定工資水平。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個行業體現了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產值,相應帶來的就是工資相對較高。

經濟之聲:在國家統計局平均工資數據公布之后,經常會有人表示自己“拖后腿”了,就是認為自己拿到的工資沒有那么高。為什么會有人有這樣的一些感受呢?

周廣肅: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在公布的數據是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根據不同的統計口徑,可以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者是行業以及不同崗位總體的工資變動情況,這是我們研究工資收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統計指標。

通過這個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到平均工資的增長一直處于一個變化的過程當中,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既包括宏觀政策的影響,比如說經濟刺激政策;也有社會經濟大環境等外部因素,比如說中美貿易戰等等;當然還有不同的單位、行業以及不同職業的特征等等內部因素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講,可能有時候大家對平均工資的變化的認知并不一致。因為我們每個人其實更關注自己的工資變化以及自己的工資和平均工資的對比。而平均工資是根據社會上所有人的工資水平計算得來的,所以有時候會有人覺得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實際上這是由這個指標本身的特征決定的,需要理性對待。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通過對不同行業、地區、單位類型以及崗位平均工資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規律。比如:目前和數字經濟緊密相關的信息傳輸等等相應的行業工資處于最高的水平;無論是從行業、地區還是崗位來說,平均工資都處于一個差距相對縮小的趨勢當中。

編輯:杜靜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