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業銀行發布《養老金融發展白皮書(2025)》。《白皮書》立足商業銀行專業優勢,詳細研判我國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剖析居民養老需求、梳理境外養老金融成熟經驗、提煉我國養老金融創新實踐成果、研判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為養老金融業務發展提供可借鑒的實踐范式,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助力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當前及未來長期面臨的重要挑戰。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別達到22.0%和15.6%。“十五五”期間,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

2024年以來,人民銀行等各部委密集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項養老金融政策,為我國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等領域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興業銀行養老金融研究的年度核心成果,《白皮書》在2024年版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升級,加強政策跟蹤與解讀,新增我國居民養老行為專項調查研究,并對重點領域開展細化分析,指出,隨著中央金融監管部門政策的持續落地、養老金融框架與方向日益明晰、境內金融機構對落實“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愈加重視、居民養老意識逐步崛起,未來我國養老金融發展或將呈現居民養老資金管理體系化、養老財富儲備產品豐富化、養老金融服務供給個性化、線上與線下金融服務適老化、養老產業融資方式多元化、銀發經濟產業智能化的“六化”趨勢,即居民養老資金管理體系化、養老財富儲備產品豐富化、養老金融服務供給個性化、線上與線下金融服務適老化、養老產業融資方式多元化、銀發經濟產業智能化。

《白皮書》以“政策解讀—需求分析—實踐探索—國際鏡鑒—趨勢研判”為邏輯主線,分為五大核心篇章:一是政策跟蹤篇,深入剖析近年來養老金融政策對我國養老金融的積極影響,厘清我國養老金融在監管指引下的發展路徑與核心方向。二是居民需求篇,通過調查研究進一步了解當前我國居民對養老金融的認知程度、居民養老資產儲備以及養老消費偏好等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居民養老消費和服務需求的痛點進行了解構,形成了“泛養老客群”的客戶畫像,以期為金融機構開展養老金融服務提供數據支撐與決策參考。三是實踐探索篇,全面展示興業銀行養老金融三大領域創新成果,展現國內養老金融先行者的探索與擔當。四是國際鏡鑒篇,聚焦境外主要經濟體養老金融發展經驗,重點分析政策激勵對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推動作用,為我國養老事業發展提供國際視角與借鑒思路。五是趨勢展望篇,結合境內外養老金融發展經驗與我國國情,從養老資金管理、養老財富產品、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產業融資、銀發經濟智能化五大維度,對我國養老金融未來發展方向與政策導向提出前瞻性建議,以期更好地推動我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養老金融領域的銀行之一,興業銀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扣國家戰略與民生保障需求,自2012年推出國內首個養老金融服務方案“安愉人生”以來,深耕養老金融領域十余載,全力推動養老金融三大領域協同發展,為我國養老事業注入金融動能。在養老金金融方面,錨定“老有所養”目標,推動三大支柱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9月末,興業銀行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超751萬戶,位居行業前列。在養老服務金融方面,持續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在全國范圍設立85家敬老服務示范標桿網點,在44家分行成立“安愉人生”俱樂部。截至目前,服務50周歲及以上客戶超2900萬戶,綜合金融資產達1.13萬億元。在養老產業金融方面,持續加大符合養老產業跨生命周期需求的差異化金融產品供給,積極構建銀行與政府、養老、醫療等機構合作共贏的“金融+”養老服務模式,構建養老產業生態體系。2025年前三季度新投放養老產業貸款近14億元。

“我們希望以《白皮書》發布為契機,進一步聚焦人民群眾多元化養老需求,一方面發揮商業銀行專業優勢,為養老金融發展提供專業支撐;另一方面攜手社會各界加大養老金融領域的資源投入,共同推進中國式養老事業與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落地、增進老年人福祉貢獻更大金融力量。”興業銀行養老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冀文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