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走進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山口村的農田間,一派繁忙的春耕圖景映入眼簾:數名村民彎腰在育秧田里,指尖輕巧地分撥著青翠秧苗;三輪車載滿秧苗穿梭于阡陌,將“綠色希望”精準送達待插地塊;拋秧處最是熱鬧,村民手腕翻飛,秧苗便簌簌墜入水田,激起圈圈漣漪。

田間地頭,村民在嫻熟地拋秧

“拋秧可比傳統插秧快一倍,大家一天至少能拋30畝,前兩天拋70多畝,且拋秧秧苗入土淺、返青快,成活率超95%。”金山鎮種糧大戶劉波說,接下來,將采取“人工拋秧+機械化插秧”方式,爭取在一周內完成900畝早稻插秧作業。

田間地頭,村民在嫻熟地拋秧

田壟旁,50多歲的村民劉金華利落地補著秧苗間隙!笆刂议T口就能掙錢,一天160元,還管早中飯!”她笑稱自己是“春耕鐘點工”,同村里十幾名中年婦女組成“娘子軍”,既顧家又增收。

村民在育秧田起秧苗

為端穩“飯碗”,上栗縣早備“糧策”:整合“中央+縣+鄉”三級補貼,其中雙季種植每畝縣級獎補350元;多支農技服務隊攜“春耕錦囊”走進田間地頭,從浸種催芽到移栽管護全程護航;2800余噸化肥、30余噸稻種依托覆蓋縣鄉村的供銷網點直供農戶。目前,全縣早稻移栽已陸續鋪開,屆時2.9萬畝早稻將孕育夏糧豐產的希望。(歐陽林 謝志豪)

編輯:胡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