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高校更名趨勢調查:至少有65所高校去掉"職業"二字

2018-02-05 09:07:00來源:中國青年報

  看上去,又一輪高校改名的浪潮呼之欲出。

  1月20日,教育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發展規劃司《關于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的公示》,46所高校入選該份名單,其中包括21所“新設本科學校”、16所“更名大學”、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3所“同層次更名”的學校。

  引人矚目的是,在21所“新設本科學校”中,有16所學校的“建校基礎(即擬更改前的現有校名——記者注)”中包括“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其“申請建校名稱(即擬改成的新校名——記者注)”中,將“職業”或“職業技術”抹去。

  大學校名是學校的招牌,是學校對外的“名片”,也是承載其歷史傳統、文化理念、精神氣質、品牌形象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根據現行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高校實行一校一名制,為了有更心儀的“名頭”,部分高校似乎已經決定不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收集到10多年來高校更名的消息,試圖去找尋其規律。

  高校更名四大動向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查詢相關高校更名的信息發現,在上世紀末高校大合并的浪潮期間,校名大多是“大魚吃小魚”,另有一部分推出了全新的校名。而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高校的改名則出現了幾個主要動向:

  一是,將涉及的地域越改越大。較為典型的案例是,1978年,“瀘州醫學院”由原校名“瀘州醫學專科學校”更名而來,2015年,該校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同年年底,再度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二是,改變學校的性質類別。實現了高等專科學校——學院——大學的更迭,看上去“辦學層次”越來越“高端”,這種情形最為普遍。

  三是,界定學科類型的用詞越來越時尚、綜合。比如,用“金融”取代“財政稅務”,用“工學院”取代“機電”,用“交通”取代“鐵道”“鐵路”,用“工程”取代“地質”,用“科技”取代“鋼鐵”,用“工程”取代“地質”,等等。

  四是,摘掉“職業”的帽子。去掉校名中的“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根據公開信息進行匯總統計后發現,迄今至少有65所高校已完成了上述第四種情形的更名,而這一數據并不包括前述剛公示的、極有可能最終完成更名的16所。

  根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所掌握的信息,早在2005年3月,就有學校試水“校名去‘職業’化”。當時,西北地區的一所民辦高校,將校名由8個字壓縮為6個字,去掉的兩個字便是“職業”。當年5月,同城的另一所民辦高校,也成功地完成了同樣的選擇。

  他們當時的選擇看上去顯得“前衛”也“富于遠見”。在那個時段,職業教育方興未艾,尚有不少學校將校名中加入“職業”或者“職業技術”字樣。

  比如,2008年,教育部教發函〔2008〕165號文同意對9所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予以備案。其中的4所學校,原來的校名中并沒有“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新校名中添了上去;另5所新建的學校,啟用的校名中都有“職業”字樣。

  但是,總體上看,已經入圍高等教育的學校中,“校名去‘職業’化”趨勢顯得更為常見,很多學校都熱衷于這樣“做減法”。

  2008年,第一波高潮襲來。當年,至少有12所高校將校名中的“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挪走。而這些高校在更名后,均升為民辦本科。其中的一所,名列幾天前教育部發布的“列入專家考察”的“同層次更名”名單之中,換言之,該校致力于再度改名。

  此后的2010年,1所公辦高校將校名去掉了“職業”,也罕見地出現了同時將“大學”改為了“學院”。

  2011年,迎來第二波高潮。當年,18所學校將校名中的“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摳掉”。和前述情形一樣,這些學校改名后均為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校。

  2012年,又有1所學校成功仿效。

  2014年,出現了第三波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波高潮。當年,24所學校在校名中“摘掉”了“職業”或“職業技術”的“帽子”。和前幾次一樣, 24所學校在更名后系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校。

  2015年,華南地區的兩所高校達到了同樣的目標;同年,公辦的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并改名為某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同樣去掉了“職業”字樣。

  此后,成功走出這條路的高校并不太多:2016年,位于華北的一所高校抹掉了校名中的“職業技術”字樣;2017年,某公辦的職業學院升格為本科層次,并去掉了校名中的“職業”字樣。

  如果教育部最新公示的名單中的10多所學校能如愿以償,這將是一年內有超過10所高校校名“去‘職業’化”的第四個年份。

  記者發現,并非所有高校都會選擇“做‘職業’減法”。比如,2009年,2所高等職業學校同層次更名;2010年,12所高等職業學校同層次更名;2011年,2所高等職業學校合并、14所高等職業學校同層次更名,他們在改名時都保留了原有的“職業”或“職業技術”字樣。

  此間,也曾出現過大學在校名中添加上“職業”字樣的情況,不過,該做法異常罕見。記者僅僅查詢到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一個案例——當然,由中專、中職等“中等學校”改為屬于高等教育范疇的“高等專科學校”或“學院”不在此列,它們在改名前并非高校。

  總體上看,在校名中去掉“職業”字樣的高校不在少數,已成為值得關注的新現象。在有的學校心目中,這和“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樣,無可置疑。

  除了爭取獲得官方文件同意后改名,還有高校(公辦或民辦——編者注)更為隱秘地干著殊途同歸的事:在對外宣傳時所使用的校名,有意無意地“忽略”掉“職業”或者“職業技術”字樣。

編輯: 王啟慧

高校更名趨勢調查:至少有65所高校去掉"職業"二字

高校更名趨勢調查:至少有65所高校去掉"職業"二字,1月20日,教育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發展規劃司《關于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的公示》,46所高校入選該份名單,其中包括21所“新設本科學校”、16所“更名大學”、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3所“同層次更名”的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 成年人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欧美午夜性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永久黄色免费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高潮了| 一级淫片免费看|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在线看三级aaa|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网站| 日韩专区第一页| 国产freesexvideos性中国| 上原瑞穗最全番号| 激情图片视频小说|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eeuss影院在线奇兵区1页| 波多野吉衣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观看大全 | 黄色软件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大片免aaa费观看视频|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99精品在线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