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船在中心漁港發生火災,快來救援!”“我們馬上前往救援,請注意安全!”接到救助之后,海洋與漁業執法人員、消防救援人員急速趕到現場,幫助漁民脫離,將漁船轉移至安全區域,繼而用高壓水槍滅火……這是11月12日,在全省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上的一幕。
演練在盤錦市漁業產業中心漁港舉行,圍繞臺風天氣漁船召回、漁船船員機械傷害、規避船舶碰撞、漁船船員落水等9個課目開展,省內沿海各市參加了演練。此次應急演練,旨在進一步提升漁業船舶水上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強化涉海部門協調配合,鍛煉漁業應急隊伍,提升漁業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為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大海浩瀚,海上天氣、洋流等變化莫測,行船和作業也因此面臨各種風險。參觀應急演練的一位老漁民坦言,由于海上作業遠離陸地,周邊幾十里無人無船是常態,遇到惡劣天氣船上人心里就沒底,心慌就可能導致操作動作不規范。因此,接到預警時一定不能心存僥幸,必須遵守規矩不出海或者回港避險。
除了天氣等自然因素外,在海上遭遇偶發性事件也較為常見,比如船舶突發失去動力、船員作業時不慎被漁網等工具拖拽下水、船艙突發失火等。錦州的演練顯示,接到海上漁船失去動力的求助,當地漁業應急執法指揮中心隨即通告受困漁船的位置,調動就近同編組漁船、執法船艇前往施救,突出了應急救援的及時性。丹東的船員落水救援演練中,當出現船員落水時,船上立即發出“三長聲”求救信號,同時立即投入自救,通過高頻對講機向周邊同編組漁船呼叫救援,并通過電話向指揮中心報告準確方位。
省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應急演練聚焦風險隱患排查、應急響應、協同救援等重要環節,著重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接下來還要進一步壓實屬地政府、行業部門和船東船長責任,強化日常執法監管,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力以赴保障廣大漁民生命財產安全。(遼寧日報記者 胡海林)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