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的首個小長假收官,你是不是意猶未盡呢?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出游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3%。今年的清明旅游市場更加活躍,與往年相比,我注意到一個特點,“年輕人+老年人”的“偕老游”數量增長,這兩類人群更是成為此次清明假期兩大消費主力。

某平臺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老年人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3成,“年輕人+老年人”的“偕老游”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0%。“年輕人策劃+老年人體驗”玩法,不僅為旅游市場開辟了新賽道,成為旅游市場的新潮流,這種共游模式,更是溫情之旅、雙贏之舉。比如,在老年人較多的旅行團中,年輕人成了“團寵”,阿姨叔叔們輪流投喂零食、分享人生經驗;年輕人則協助老人操作智能設備,無論是線上購票,還是使用地圖導航,都給予老年人貼心幫助。如此一來,兩代人“雙向治愈”。

多地也在積極出招,為這種跨越代際的旅行方式創造更優質的條件。譬如,泰山景區投入“登山助力機器人”,減輕他們登山時的體力負擔;多地的銀發旅游列車也面向所有年齡層旅客,一家人可以一起出發。“偕老游”升溫,一方面得益于休假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隨著多地增發“銀發列車”、景區加快適老化改造提升等,銀發一族出游熱情高漲,正打破“淡季出行”傳統,成為旅游市場增長最快的群體。

“偕老游”產生的不僅是消費增量,更是社會溫度。我們也期待相關部門推出更多精細化舉措,讓這段“特殊”的旅程得以延續,持續成為不同年齡代際之間的溫暖紐帶。

晶采觀察,下期見!

編審:伍剛

統籌:劉娜 姜葳

記者:王晶

拍攝:魏浩宇

剪輯:范博韜

設計:李自然

編輯:丁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