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子設備功能越來越多,要在空間有限的電子設備內實現更多功能,就意味著電子元件體積越來越小。電子元件體積微小的改變可能帶來研發難度指數級別的提升。”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曉鵬說。
2020年10月12日,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走進公司展廳、實驗室和生產車間,察看特色產品,了解企業核心技術攻關等情況。總書記指出,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
“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們瞄準消費電子產品普遍使用的電容器MLCC的研發,從MLCC內部一層薄如發絲的陶瓷膜開始,一步步啃下制作工藝中的‘硬骨頭’。”馮曉鵬說。

馮曉鵬(右一)與同事在生產車間交流(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為將厚度僅1微米的陶瓷膜穩定地流延到幾千米長,馮曉鵬和團隊反復調試工藝參數——從流延刀精度、漿料配比到溫度分區,最終實現高端MLCC量產。如今,這一核心元件廣泛應用于智能終端、汽車電子等領域,為產業鏈高端化注入了新動能。
自主創新是廣東經濟體量持續躍升的密碼。“十四五”期間,廣東推動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澎湃。截至2024年,廣東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8年蟬聯全國榜首,全省研發經費投入、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穩居全國第一。從實驗室里的關鍵技術突破,到城市中的智慧場景,廣東的創新成果正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幫我找到最近的充電樁。”現在,廣州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只需一句語音指令,手機客戶端便能快速推薦充電樁位置等信息。

工程師們為各類電力終端設備與“電鴻”進行適配(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南網數字集團電鴻團隊技術負責人杜韶輝介紹,實現這一功能,關鍵在于需打破車輛、充電樁和停車場等不同終端設備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
2023年,杜韶輝團隊發布的電力物聯操作系統“電鴻”,可讓接入的各種電力終端設備用同一種“語言”溝通。目前,該系統已鏈接超500家產業生態伙伴和數千款電力終端,不斷帶動芯片、終端、應用全鏈條國產化。
科技創新不僅塑造產業新格局,也在不斷豐富生活新場景。在廣州市白云湖公園,智能健身設備的引入,讓湖畔成為市民休閑鍛煉的熱門去處。
“以前沒有這些智能健身器材,只能在家徒手鍛煉。現在每次運動都能看到消耗的卡路里、距離和速度,有了科技加持,鍛煉更科學,生活更有樂趣。”廣州市民利嘉健說。

廣州市民在白云湖公園使用智能健身器材鍛煉身體(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白云湖公園周邊有近30萬名居民和上百家企業,建設初期群眾就提出增設健身步道等設施。“我們采納了這一建議,引入智能體測、AI健身等設備,讓健身設施既實用又有人文關懷。”廣州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副主任洪芹華說。
洪芹華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接下來,廣州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將引進更多智能設備,搭建豐富的智慧場景,讓科技創新既能使企業受惠,也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總監制: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監制:伍剛 宮歆慧 蔡榮波
統籌:陶玉德
策劃:官文清 卜葉
采制:羅世偉 張順鵬
配音:宮艷楠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