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德陽6月24日消息(記者 昌思榮 王穎)6月23日,2025年 “萬千氣象看四川” 二季度主題采訪活動在德陽市中江縣覺慧村拉開帷幕。在這座美麗的小村莊里,一掛掛細長如絲、潔白如雪的手工掛面,承載著千年的飲食智慧與文化記憶,訴說著代代傳承的匠心故事。

覺慧村又名“掛面村”,以四川省級非遺“中江手工掛面制作技藝”聞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傳承歷史,2011年中江手工掛面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中江手工掛面宛如“銀絲瀑布”(央廣網記者 昌思榮 攝)

曾經,中江掛面村多為家庭作坊式生產掛面,傳統手工作坊散落分布,生產效率低、品牌意識弱、銷售渠道單一。為了深入挖掘中江手工掛面的獨特價值,中江縣持續打造中江手工掛面“5518”品牌,即五大特征、五次發酵和十八道工藝,通過優化產品包裝、提升產品質量,推動中江掛面向高檔化轉變。如今,“掛面村”家家戶戶的招牌下都有“5518”標識,中江掛面的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

“現在我們通過直播的形式,將中江掛面的制作工藝展示給大家,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村里的人流量及掛面銷售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中江手工掛面工藝傳承人告訴記者。

晾曬掛面(央廣網發 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5月,“掛面村”農文旅融合項目被列為中江縣15個重點示范項目之首,歷時一年,建成了御面街、大師工坊、主題樂園等項目,并將“掛面村”文化與各個產業巧妙串聯,推出具有中江特色的文旅活動,融入非遺展示、民俗體驗、美食文化等元素,不斷打造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全鏈條服務。如今,“掛面村”已逐漸成為中江文旅新地標。

“掛面村”游人如織(央廣網發 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千年制面技藝與現代文旅產業的交融碰撞,不僅激活了傳統手工藝的生命力,更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掛面村”。他們有的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推廣等方式,將中江掛面推向全國乃至海外市場;有的則專注于文創產品開發,將掛面元素融入到文具、飾品等生活日用品中,深受游客喜愛。除此之外,咖啡廳、小酒館、甜品店、貓咖等越來越多消費場景出現在“掛面村”,描繪著文旅融合發展的絢爛圖景。

“我和朋友回村開面包店已經一年多了,而在‘掛面村’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大家帶著新思想、新技術為村子的發展注入鮮活力量。”返鄉創業青年吳健說道。

眼下,夏至已過,掛面村的匠人們迎來了炎熱時節的休息期,家家戶戶的“銀絲瀑布”暫時“閉關”,但在豐富業態的加持下,村內仍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景,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相關數據顯示,“掛面村”自試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超90萬人次。

一碗“非遺面”,讓中江縣“掛面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獨特的文化魅力與厚重的歷史底蘊在這里交相輝映,成為推動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源頭活水”。

編輯:昌思榮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