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行先試”到“示范引領”,2023年以來,臨沂市羅莊區新聞宣傳工作緊扣“爭創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目標,以“振興羅莊”戰略生動實踐為載體,在中央、省、市、區四級媒體矩陣精準發力,勾勒出一幅“生態羅莊、產業羅莊、文明羅莊”的鮮活圖景,為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羅莊經驗”。
截至2025年11月12日,羅莊區“中央有聲、省級有影、市區聯動”的立體傳播格局全面形成。融媒體中心傳播力穩居全市第1、全省第26,羅莊聲音正以更強勁的勢能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沂蒙精神煥新,紅色基因浸潤人心。羅莊區聚焦“沂蒙精神+新時代實踐”主題,《光明日報》刊發《黨建引領振興路——鏡頭下的沂蒙革命老區十年巨變》,新華社、人民網推出《從焦化廠到國家級綠色工廠 盛陽模式解碼沂蒙精神新內涵》,《臨沂日報》、成都廣播電視臺雙城聯動報道《“沂蒙精神代代傳”主題宣講活動走進成都》,形成從“事件報道”到“精神闡釋”的深度傳播鏈條。
工業強區突圍,轉型故事全國矚目。羅莊區緊扣“工業強區”戰略,聚焦不銹鋼、鋁基新材料、陶瓷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央視《朝聞天下》以6分37秒超長專題報道銀鳳陶瓷二次創業經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推出《臨沂市羅莊區:蝶變新生 重塑“工業強區”新形象》,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山東“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便民利企》,全面展示政府助力企業發展的典型案例。
鄉村振興提速,“羅莊樣本”綻放光彩。《農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齊魯青青探振興》介紹笨雞小跑全產業鏈預制食品典型,央視三大頻道聯合發布《山東臨沂 小暑節氣吃涼粉 清涼又可口》,播放量超200萬次,新華社推出《山東臨沂羅莊區:工業思維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形成“產業+文化”雙輪驅動模式。
文旅融合破圈,“羅莊熱度”持續攀升。羅莊區依托汽摩文化、武河濕地等資源,打造“節會+生態”文旅IP,抖音話題#羅莊文旅#播放量破2000萬次。連續三年舉辦“臨沂汽摩文旅周”活動,通過“媒體宣傳+話題互動+網紅直播+市縣聯動”模式年均吸引300萬人次關注,帶動文旅消費增長23%,相關話題連續多日霸榜同城熱搜。2025年,第八屆“好客山東服務節”在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密集宣傳,城市宣傳片《這就是羅莊》《遇見羅莊》《風過盛莊是家鄉》風靡城鄉,凝聚起“臨沂推薦官”的強大合力。
科創賦能未來,“羅莊智造”協同發力。羅莊區聚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與產學研合作,人民日報2版倒頭條刊發《山東濰坊、臨沂、日照三地共同打造智能農機裝備集群:“創新的過程,也是產業協同的過程”》,大篇幅報道華盛中天企業典型案例,展現“專利變紅利”的創新實踐。
文明浸潤城鄉,“好人之城”成色更足。羅莊區以“羅莊好人”系列宣傳為抓手,人民網報道《500余名“好人”帶起1560余支志愿隊伍,臨沂羅莊志愿服務蔚然成風》,《臨沂日報》整版刊發《臨沂羅莊:“好人之城”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好人羅莊,志愿全城”品牌愈加響亮。山東衛視《新聞聯播》頭條報道《臨沂羅莊:用文化“軟實力”培育文明鄉風》,聚焦羅莊區以顧里書院等基層文化載體,辦孝善分享、開文化課程,推動文明鄉風蔚然成風。
從紅色精神到工業脊梁,從田間地頭到文旅舞臺,羅莊區以宣傳之力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鼓與呼,以文化“軟實力”匯聚發展“硬實力”,用“生態羅莊、產業羅莊、文明羅莊”新篇,為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羅莊經驗”。(來源:臨沂市羅莊區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