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東營11月13日消息(記者李舜)蘆花若雪,鷗鳥翔集。當初冬的寒霜悄然漫過大地,黃河三角洲便換上了銀裝素裹的華服。
從山東省東營市區驅車東行約半小時便來到了渤海邊,沿一條8.48公里的“S”形進海路一路向東,是勝利油田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但為何這條進海路呈現出一個大大的“S”形呢?

勝利油田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的進海路呈“S”形(央廣網發 李天睿 攝)
“‘S’形的設計,不僅符合東營市濱海新城的生態規劃,更考慮到減少對海洋洋流和生物的干擾。”青東采油管理區綜合管理室工作人員劉京告訴記者,這條路還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看到前面那些透空路了嗎?”行駛在進海路上,劉京指著遠方狀似一個個橋洞組成的路段,“ 這2.25公里的透空路可是花了大心思的!2.25公里的透空路,由每隔10米一跨的樁管并肩排列,它們為海中洄游的魚兒們開辟了繁殖的通道,也架起了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與海洋和諧相處的橋梁。

進海路中包括2.25公里透空路(央廣網記者 李舜 攝)
沿著進海路,記者來到了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平臺是一座“人工島”,長150米、寬90米,占地約20畝,相當于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現有油井47口,注水井18口。
井組一字排開,抽油機上下不停游走。青東采油管理區注采1站站長劉春雷說,這些定制皮帶式抽油機的特點就是“瘦”,寬1.5米,單井占地0.31畝,僅占陸地油井用地面積十分之一,這樣才能實現“井工廠”一體化生產。這種“集約式”用地思路減少了對海洋底棲生物的影響,實現了在20畝空間內65口油水井同時生產。

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央廣網發 黨暉 攝)
為保障清潔生產,保護海洋環境,采油平臺和集輸站采用了密閉式工藝管道設計,所有采出液通過管道依靠自流進入對應罐體,經集輸系統處理后全部回收回注!拔覀兊哪繕司褪恰筒宦涞兀煌馀,氣不上天’!眲⒋豪赘嬖V記者,“這樣做不僅節能,而且環保,可以說是雙贏!
智能化布局也是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避免海洋環境污染的一大亮點。“我們將進海路段集輸管線與測溫光纖進行‘捆綁’,安裝了溫度信號發射分析處理裝置!鼻鄸|采油管理區技術管理室經理燕苗苗向記者介紹,通過采集溫度突變信號,后臺系統能在0.1秒內及時快速地判斷出精度達米級的泄露點具體位置,同時迅速關閉緊急截止閥。如此,不間斷地實時監控外輸管線,筑牢安全防線,守護這片海洋。

青東采油管理區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央廣網記者 李舜 攝)
從一條會“呼吸”的生態進海路,到一座“油不落地,水不外排,氣不上天”的綠色平臺,再到一個能“未雨綢繆”的智慧大腦……青東5灘海陸岸采油平臺的故事告訴我們,原油生產與海洋環境保護,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和諧共生的必答題。
鳴謝:中國石化勝利油田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