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拜耳展臺,一場以“百年心事,與A同行”為主題的拜阿司匹靈煥新一周年暨心腦血管健康科普主題活動隆重舉行,活動通過創新型AI技術,實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并正式發布了《心腦血管健康管理手冊-心梗腦梗篇》(以下簡稱《手冊》),旨在以科技賦能健康科普,提升公眾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認知水平,為規范用藥提供科學指引。

《心腦血管健康管理手冊》順利發布
AI對話穿越百年,重申阿司匹林百年價值
活動伊始,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高級副總裁、核心產品業務總經理楊灝與AI重現的阿司匹林發明者霍夫曼博士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楊灝表示:“阿司匹林已從最初的解熱鎮痛藥轉型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抗栓基石。不止于此,臨床仍在持續探索阿司匹林的新證據,例如先兆子癇的預防、癌癥的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等,深刻體現了拜耳在百年歷程中對科學精神的傳承和突破。拜耳圍繞心血管疾病布局了豐富的產品管線,從抗高血壓藥物拜新同、口服降糖藥拜唐蘋到抗凝藥拜瑞妥、慢性心衰治療藥物唯可同以及下一代抗凝治療口服XIa因子抑制劑Asundexian,在保持經典產品價值的同時,不斷賦予品牌新的生命力,為中國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陪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藥學院院長林厚文教授在對話影星阮玲玉(AI技術呈現)中生動闡釋了阿司匹林從“止痛救星”到“心腦衛士”的角色演變。林厚文教授將阿司匹林比喻為消防員,早期撲滅炎癥“小火”,如今通過抗血小板機制防止血管堵塞“大事故”。而拜阿司匹靈精準腸溶技術為患者長期服藥安全性提供保障。去年,百年經典拜阿司匹靈產品的包裝進行了全新升級,新包裝采用更易辨識的視覺元素,對年長者更友好,同時推出90片大包裝,為慢病患者提供3個月的用藥便利,更方便患者長期管理,為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PCI技術與阿司匹林協同,專家詳解心梗腦梗防治全程管理
上海長征醫院心內科主任梁春教授與AI重現的心臟介入治療先驅格魯恩齊格博士對話,回顧世界首例PTCA(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手術)的開拓意義。梁春教授介紹:“PCI技術已成為心梗救治的常規武器。而阿司匹林作為抗栓治療基石,貫穿心梗急救、手術及術后預防全程,二者協同守護生命之路,這正是現代心梗救治‘全程管理’的理念。”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車文良教授則通過現場介紹科普心梗急救“黃金三步”:識別胸痛等癥狀、立即撥打120、正確等待救援。他強調:“心梗救治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都可能成為家人、朋友甚至路人生命的守護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董強教授則進一步介紹了腦梗識別口訣“中風120”,即1張臉、2只胳膊、0聽語言,主要出現任何一個癥狀,應立即撥打120。董強教授表示:“對于卒中二級預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是經典的基石策略。同時,我們也期待XIa因子抑制劑等創新藥物的開發早日取得成果,為卒中二級預防帶來新突破,造福更多患者。”
科普手冊發布,強化長期健康管理意識
活動最后,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發起、拜耳支持的《心腦血管健康管理手冊-心梗腦梗篇》正式發布。手冊用圖文拆解心梗、腦梗兩大高發病的關鍵防治節點,從疾病識別、急救措施到長期用藥管理三個方面,將疾病知識轉化為普通公眾能讀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行動指南,打通科學知識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來源:拜耳中國)
(注: 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