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種業先行,“好種子”的力量正成為守護豐收夢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值此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召開之際,拜耳攜旗下經典玉米種子品牌迪卡七款重磅新品與全新玉米種子品牌農倍樂亮相種業展臺,以前沿育種科技和本土化創新成果,為農戶穩產增收提供堅實支撐。

迪卡玉米新品種暨農倍樂品牌發布會

活動現場,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蔣協新首先發表致辭。他對中種國際多年來在玉米種子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創新突破表達了贊賞:“中種國際多年來的實踐,生動詮釋了優質種質資源與本土需求融合的創新價值——既帶來了推動玉米單產提升的‘硬核’品種,更以技術輸出帶動了行業育種能力的升級。這種‘全球資源本土化’的探索,不僅為農戶增收筑牢了根基,更為中國種業振興注入了鮮活動能。”

隨后,拜耳中國公共與政府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王甦在致辭中進一步闡述了拜耳在種業創新上的實踐與承諾:“在扎根中國60年來,拜耳在育種研發領域,始終以本土需求為導向,支持合資公司中種國際引進全球優質種質資源,踐行‘百年良種,深耕中國’的承諾,為中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拜耳智慧。我們期待新品的發布讓更多中國農戶受益,為中國糧食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中種國際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寔進一步介紹了中種國際對創新研發的重視與貢獻。中國不同產區種植挑戰差異顯著,要想“穩產增收”,新品研發需要始終聚焦“因地制宜”。依托母公司拜耳豐富的育種資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累計已近6億人民幣,年均引進超過2千份優質種質資源。這些投入正是為了針對各產區痛點,將需求轉化為差異化的品種解決方案。“此次迪卡七大新品與農倍樂品牌的推出,是我們“本土化創新”的最新答卷,讓創新技術落地田間,實實在在守護農戶的豐收夢想。”

迪卡七大新品領航,全產區適配破解種植痛點

作為拜耳旗下家喻戶曉的玉米種子品牌,迪卡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在東北、黃淮海、西南、西北等主要產區均有多年深入布局及“當家品種”。面對當前中國玉米產業在結構優化與機械化水平提升的同時,對品種應對極端天氣、病蟲害以及實現穩產優質提出更高要求,拜耳在本次進博會上集中發布了F2180、迪卡1819、L2019、G2119、G2159、迪卡2156和S2869七款新品,緊扣不同產區的氣候特點與種植需求,實現精準適配。

迪卡七款玉米種子新品種

以主要面向春玉米區推出的G2119、G2159為例,圍繞該區域農戶對“增產穩產、提升種植效率”的核心需求,新品聚焦高產、抗病、脫水快、宜粒收等核心優勢,滿足當地農戶對增產穩產的期待。其中G2159在2021年-2022年兩年的區試試驗較對照增產10.5%,2023年生產試驗較對照增產12.2%1。而面向其他主要種植地區,也有多款迪卡新品種首發,以期滿足農戶在高產、抗病與種植效率等方面的共性需求。

中種國際技術開發經理邸偉介紹:“迪卡每一款新品的研發,都始于對重點產區農情的深度調研。我們的團隊把農戶的核心需求,轉化為具體性能指標,讓每一粒種子都能精準適配產區土地特質,真正解決當地農戶的種植難題。”

這份“以農戶為中心”的創新邏輯,不僅支撐著迪卡產品在全國各個玉米主產區精準落地,也推動拜耳持續挖掘不同區域的種植痛點。本屆進博會,拜耳更是重磅推出全新玉米種子品牌農倍樂,通過兄弟品牌的雙輪驅動,將“精準適配”的創新理念延伸至更多農業場景,讓種業創新更全面地覆蓋農戶所需。

品牌協同發力,農倍樂助力黃淮海豐產豐收

作為中國玉米產量的“壓艙石”,黃淮海產區的收成直接關系到全國糧食供給穩定。然而近年來,該地區極端天氣與病害頻發,對玉米品種的綜合表現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回應農戶對于“高產穩收”的迫切需求,拜耳旗下合資公司中種國際研發團隊深入田間,將當地氣候特點與種植難題轉化為創新方向,依托拜耳全球豐富的種質資源,經過本土化的精準選育與創新研發,推出全新品牌農倍樂,力求幫助黃淮海農戶實現穩產、提效與抗逆的多重突破。

中種國際品牌銷售經理劉金磊進一步解析了農倍樂的品牌理念。他表示:“‘農’字代表著對農戶的深切關切,是扎根大地的初心;‘倍’字承載著對豐收的追求,是倍增的收獲與能量;‘樂’字則是創新的起點和目標——期待看到每一位農戶豐收時的燦爛笑容,讓創新真正扎根土地,讓農戶的生活更安心、更有奔頭。”

目前,農倍樂品牌率先推出兩款新品——P1953與K1861,在高產潛力方面表現突出。其中,P1953在2021年區域試驗初試中比對照增產15.4%,2022年區域試驗復試比對照增產8.6%;兩年區域試驗比對照增產12.0%2,在極端天氣下依然長勢亮眼,以回應農戶對于“高產、抗病、脫水快”品種的期待。

全新玉米種子品牌農倍樂

從迪卡覆蓋全國的“全面賦能”,到農倍樂聚焦黃淮海的“精準破局”。拜耳正依托全球領先的科技賦能和深度的本土洞察與創新研發,深度融合品牌優勢,既讓每一粒種子都深耕中國的沃土,也讓更多農戶在科技加持下從容應對挑戰,為中國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來源:拜耳中國)

(注: 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郭振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