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自今年3月在全國推出首個“互聯網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以來,上海通過啟用健康科普賬號申報系統、建立健康科普賬號數據庫、構建健康科普信息監測平臺、形成健康科普違規信息處置閉環,“四管齊下”著力探索建立互聯網健康科普全鏈條監管機制。

截至目前,上海健康科普賬號申報系統共收錄賬號9965個,覆蓋492家醫療衛生機構,賬號結構持續優化,個人賬號占絕對主流。此外,上海持續擴大優質健康科普資源供給,粉絲“10萬+”的“頭部賬號”增至493個,充分發揮醫療機構與醫務人員的“主陣地”“主力軍”作用。

健康科普是推進健康中國、健康上海建設的有力舉措,是指導公眾形成健康觀念、掌握健康技能、采取健康行為、提高健康素養的關鍵途徑。上海健康科普持續探索制度創新,繼率先將健康科普納入高級職稱評審、設立健康科普專項、推出健康科普影響力排行榜等之后,今年3月在全國推出首個“互聯網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明確禁止虛假宣傳、變相帶貨、身份造假等“九大禁令”,并指導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完善賬號申報、內容審核、違規信息監測與處置機制,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互聯網健康科普行為。

依托市級健康科普信息監測平臺,上海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通過“12320”衛生熱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多渠道主動收集違法違規線索,并發布4個工作提示,形成健康科普違規信息處置閉環。例如今年9月,針對某市級醫療機構診療視頻泄露患者隱私等問題,部署開展專項治理,上海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健康科普內容規范管理 切實保護患者隱私的通知》,組織全行業開展涉患者信息內容的自查自糾與整改,筑牢醫療倫理和患者隱私保護防線。

與此同時,上海市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發布的“滬九條”,擴大互聯網優質創作內容供給,用好健康科普在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績效考核方面的激勵政策;建設完善健康科普資源庫與專家庫,承接做好國家健康科普資源庫秘書處工作,將本市優秀健康科普成果推向全國;依托上海市健康促進融媒體中心,打造健康科普“中央廚房”,建立健全本市全媒體、運行高效、覆蓋面廣的健康科普傳播網絡,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健康科普的合力;繼續推出有財政支持的健康科普專項、社區科普專項和醫務人員科普能力提升專項;將健康科普能力培訓納入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執業培訓內容,打造市級健康科普實訓基地;繼續發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科普影響力指數排行榜,并探索將負面行為清單納入指數評價。

未來,上海將進一步貫徹國家衛生健康委互聯網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建立信息互換機制,提升精準識別與核驗能力,借力新媒體平臺技術優勢完善線索處置閉環,深入探索跨部門聯動監管,以互聯網健康科普綜合治理模式打通衛生行業監管與新媒體平臺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大力營造清朗的互聯網健康科普環境,不斷擴大優質健康科普內容供給,更好提升廣大市民健康獲得感。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