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上海金融高水平開放步伐,依托政策試點與科技賦能,構建“結算便利化+資金集約化+風險可控化”全鏈條服務體系,為企業出海提供堅實金融支撐,全力打造“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
流程優化與技術賦能,跨境結算提速增效
企業對跨境結算的核心訴求離不開“效率、便捷、成本”三大關鍵詞。在全球化運營中,繁瑣的文件審核往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跨境結算的手續費、電報費以及匯率成本等,也給企業帶來不小壓力。針對這些訴求,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通過政策試點與科技賦能,構建了高效且合規的跨境結算體系。
合規風控是跨境結算高效運轉的底層保障。分行將“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原則貫穿業務全流程,利用大數據構建風險模型定期監測跨境交易,設置“紅線”預警指標并動態調整,對客戶經營狀況或交易要素的異常波動及時預警并引入人工識別,確保滿足金融三反等合規要求。這一機制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同時,也為后續政策便利與技術創新的落地奠定了基礎。
外匯展業試點為效率提升打開突破口。作為試點銀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對135家優質企業實施“憑指令結算”模式,企業無需提交繁瑣單據,僅憑支付指令即可辦理跨境收付款,累計處理金額達5500萬美元。此模式幫助某跨境物流企業每月20余筆收付匯業務的單據準備時間減少70%,財務人力投入下降70%,到賬時效提升70%。同時,結合外匯展業客戶評級,為風險低、信譽好的企業開辟快速通道,進一步簡化審核流程。高水平開放試點進一步拓寬服務邊界。自2024年5月獲得相關資質以來,分行已確定64家重點企業,辦理高水平開放經常項目試點業務15億美元,在更大范圍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跨境結算服務。
科技賦能讓結算效率實現質的飛躍。通過OCR識別技術,電子單據處理準確率從90%提升至99%;在結算流程自動化方面,優質企業憑指令支付覆蓋率達80%,業務辦理時間平均縮短70%;“數字國業”平臺提供實時跨境資金調撥服務,滿足企業全球化運營的時效性需求;通過跨境離岸通平臺核驗提運單據,實時查詢、打標貨運單據,節省單據流轉和業務辦理時間。此外,分行還針對性地為小微外貿企業減免手續費,切實降低其財務成本。
全球網絡聯動,資金管理打破地域限制
全球資金的集約化管理,是企業“走出去”突破地域限制的關鍵。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通過構建全球賬戶網絡、優化資金池系統、拓展幣種服務等方式,幫助企業提高跨境資金的可控性。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縱深發展的背景下,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通過構建智能化全球賬戶管理體系,成功打破了傳統跨境資金管理的地域限制。依托跨境司庫及SWIFT AMH全球賬戶管理產品,分行的服務覆蓋43個國家及地區的129家境外銀行,為企業提供境內外賬戶監控、智能資金調配功能。某科創板上市醫藥企業在16個國家設有機構,通過該系統搭建“可視、可控、可管”的平臺,高效管理61個境外賬戶,滿足多銀行、多幣種、多場景的資金管理需求。
在此基礎上,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功能創新進一步提升資金流轉效率。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積極響應其“拓展FT賬戶功能”的要求,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實現FT賬戶與境外賬戶“無延遲收付”,試點優質企業跨二線人民幣資金結算便利化;同時針對非居民客戶制定有競爭力的產品方案,吸引境外資金留存,通過流程優化提升賬戶使用體驗,為跨境資金高效流轉提供支撐。
與賬戶功能創新相協同,跨境資金池系統升級強化了全球資金調度能力。《行動方案》要求“延長資金池服務時間、實現全球資金實時調撥”,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據此升級系統,提供7×24小時跨境資金匯劃服務,為跨國集團提供“跨境現金管理+智能流動性預測”服務,助力企業實現資金實時的歸集與下撥,與FT賬戶形成“賬戶聯通+動態調度”的積極效應。
多幣種服務則作為資金管理的延伸,適配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深層需求。通過境內外分支機構聯動,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實現賬戶信息實時共享與資金快速劃轉;支持20種掛牌貨幣直接匯兌,并與代理行共同創新推出小幣種服務,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近150個國家和地區,在賬戶聯通、系統調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企業多幣種收付需求。
聚焦“風險中性”,構建匯率管理體系
匯率波動是企業跨境經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通過定制化產品與管家式服務,進一步提升匯率風險管理能力。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常態化雙向波動走勢,彈性進一步增強,企業持匯意愿與套保需求呈現差異化特征。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和外匯衍生產品授信政策,積極響應人民銀行、外匯局關于引導企業堅持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的工作要求,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匯率管理機制。
針對不同場景需求,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提供定制化避險方案,出口方向推薦嵌入期權的比例遠期產品,補貼遠期貼水成本;進口方向則推介匹配中長期付匯需求的結構性遠期,目前7.0下方的套保價格廣受青睞,對期權接受度高的企業,還可疊加高執行價賣權優化價格。某電子元器件出口企業2025年簽訂2000萬美元訂單,因擔憂匯率波動影響利潤求助銀行。分行線下走訪后,結合訂單收匯周期推薦遠期結匯方案,最終企業辦理730萬美元遠期結匯,提前鎖定匯率,成功規避風險。
為深化“風險中性”理念,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從機制建設入手,協助企業建立規范的匯率管理制度和流程,通過政策解讀、套保培訓及每日市場資訊推送,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同時,為有結匯需求的客戶提供交易平臺可實現全流程線上操作,方便其把握市場機會通過即期結匯或外匯衍生品對沖敞口風險,全方位助力企業聚焦主營業務,穩健應對匯率波動。
從中企出海的金融需求出發,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多措并舉,形成了覆蓋“結算+融資+避險+咨詢”的全鏈條跨境金融服務體系,不僅解決了企業的實際痛點,更彰顯了該行作為“走出去、引進來”金融服務主力銀行的責任與擔當。展望未來,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進的加速,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將繼續深化服務創新,積極打造“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為中企全球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撐。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