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A自定藝”2025先導片(視頻來源: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
央廣網上海11月1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11月12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新創藝術品牌“ARTRA自定藝”2025公共項目“全球對話”舉行,全球知名藝術家和策展人共聚一堂,開啟了新一輪的跨界國際對話。
作為藝術節兩年一度的重磅企劃,“ARTRA自定藝”于2023年首次正式啟動,并持續在全球范圍內邀約極富活力的藝術創作者,以多學科、跨媒介融合為特色,開展項目委約與邀請制作,推動舞臺藝術與視覺藝術兩大領域間的深度對話與發展。

“ARTRA自定藝”2025公共項目“全球對話”現場(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據介紹,ARTRA 2025由藝術項目與公共項目兩大板塊組成。其中,藝術板塊包括三部“上海唯一站”的國內乃至亞洲首演作品:日本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與ELEVENPLAY聯合創作的裝置舞蹈《+1+1+1+》;澳大利亞先鋒舞團露西·格林與跨媒介藝術家馬蒂亞斯·沙克-阿諾特帶來的大型裝置表演《鐘擺》;以及日本視覺藝術家高谷史郎領銜Dumb Type打造的全景聲光科技舞臺《切線》。而公共板塊則包括匯聚多位知名藝術家和國際藝術節展領軍人物的“全球對話”。
藝術項目《+1+1+1+》已于10月25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這部全新的舞蹈裝置作品延續了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與先鋒舞團ELEVENPLAY長期以來在舞蹈、科技與視覺藝術交界處的探索,呈現出一種介于真實與虛擬之間、流動而多維的舞臺與視覺語言。“在這部新作中,我們與ELEVENPLAY一同探索時間與結構的主題,嘗試將古典音樂的結構與當代表達的節奏相融合,突破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邊界。”真鍋大度表示,“這是一個傳統與現代交匯的項目,我們運用數字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通過音樂、舞蹈與科技交織出的全新藝術表達,我們希望發現那些能夠超越感知邊界的可能性。”
藝術項目《鐘擺》和《切線》在11月13日至11月15日期間分別在西岸夢中心·夢工場和YOUNG劇場同期上演。

《鐘擺》劇照(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鐘擺》是澳大利亞著名編舞家露西·格林及其舞團與打擊樂藝術家馬蒂亞斯·沙克-阿諾特共同創作的大型表演裝置作品。作品通過機械運動與舞者表演的對話,探討時間、重力與存在的本質。39座精密設計的互動鐘擺裝置構建出一個融合舞蹈、聲音與裝置藝術的非鏡框式舞臺,以沉浸式的聲光體驗引領觀眾踏上一場關于時間與存在本質的冥想之旅。“《鐘擺》是一件藝術品、一件樂器、一個舞臺設計、一套聲音譜曲,也是一支舞蹈。”露西·格林介紹道,“總之,它很難定義。有意思的是,觀眾可以從3個不同的視角觀看,每個鐘擺因其內部的揚聲器而發出不同的聲音,每位觀眾根據他們所在的位置,將會看到或聽到一個略有不同的作品版本。”
《切線》匯聚了日本媒體藝術家高谷史郎高谷史郎三十年來在裝置藝術、戲劇和現代舞蹈領域的跨界藝術探索。作品以“閾值空間”為主題,深入探討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感知邊界,通過精密的光影設計與聲場構建,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知覺場域,重新定義“可見性”和“不可見性”的認知邊界,引領觀眾進入一個超越日常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采用的音樂選自已故藝術家坂本龍一的最后專輯《12》,其深邃的音樂語言與作品的視覺表達形成巧妙呼應。這種跨領域的藝術合作,不僅延續了由其領銜的前衛藝術團體Dumb Type與坂本龍一之間的深厚藝術對話,也為該作品注入了不朽的藝術靈魂。
除了與第24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及展覽項目密切互動外,“ARTRA自定藝”還將攜手2025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秋約魔都美術季”等多項文化品牌活動,通過多維聯動,為11月的“上海時間·全球藝場”增添融合“藝術+演藝”雙重視野的全新維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