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晉中11月5日消息(記者張晉鵬)1日,“新時代敘事——藝術通識育人實踐成果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太原師范學院泓藝美術館成功舉行。本次展覽為華北地區藝術院校搭建了高層次交流平臺,為推動新時代藝術通識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范式。

開幕式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山西省文聯副主席羅向東先生在致辭中充分肯定展覽的示范意義,指出這是兩校在教學合作上的一次創新實踐,并強調了藝術通識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價值。

山西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桂萍女士高度評價了太原師范學院的探索精神,認為展覽系統呈現了圖像敘事、鄉土調研、中西造像、書畫研習與文物美育五大板塊的豐碩成果,體現了兩校育人理念的深度融合。

本次展覽為華北地區藝術院校搭建了高層次交流平臺(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太原師范學院副院長韓曉莉教授在致辭中代表學院向中國美術學院及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本次展覽以“新時代敘事”為主題,聚焦于時代歷史進程中最廣大人民的風土日常,促使藝術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回應時代呼喚,構建連接歷史與未來、個體與家國的精神橋梁。

中國美術學院基礎部主任李沐教授回顧了中國美術學院在通識教育領域的長期探索。他強調,通識教育的核心在于從“教”轉向“育”,側重于滋養心靈、塑造靈性,激發學生的內在與潛在創造力,旨在培養既適應社會又具有責任感的藝術人才。

與會嘉賓參觀展覽(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隨后,“新時代敘事——藝術通識育人實踐成果展學術研討會”在太原師范學院美術館中廳舉行。研討會分上下半場,圍繞四大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研討會上,中國美術學院于默、譚小妮、古榕、王潔等教師與各校代表,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藝術實踐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將地方特色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強調藝術通識教育應扎根現實、服務鄉村,引導學生理解文化傳承的現實意義。

會上,中國美術學院程劍光、馬旭東、王開通、文思老師與太原師范學院張穎、景文等教師展開對話,共同探討了思政元素與藝術通識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徑,強調以藝術作品傳遞主流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11月19日,展覽以“新時代敘事”為精神內核,系統展出了中國美術學院以“上手”為主導的藝術通識教育實踐成果和太原師范學院以文物美育教育為核心的創作成果,涵蓋五大板塊百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思政育人”與“藝術通識”的有機融合。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