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老戲迷了,非常喜歡咱們蒲劇。這次舉辦第四屆蒲劇藝術節,我非常高興,早早買好票,想美美地過一把戲癮。”戲迷秦增林帶著老伴等著入場時興奮地說。

永濟市舉辦第四屆蒲劇藝術節(永濟融媒供圖)

4月28日至5月29日,是山西運城永濟市2025年的蒲劇藝術節時間。永濟市作為中國蒲劇(梆子戲)文化起源地,正通過連續舉辦四屆的蒲劇藝術節,深度挖掘蒲劇文化,狠抓傳統劇目傳承和新編劇目展演,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著貢獻。

本屆藝術節首次匯聚了來自山西、河南等地的六大院團(永濟融媒供圖)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藝術節首次匯聚了來自山西、河南等地的六大院團,《孫安動本》《穆桂英掛帥》《白蛇傳》等19場精彩演出,涵蓋了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等劇目,凸顯了蒲劇藝術的廣泛影響力。同時明確提出“打造中國蒲劇演藝的殿堂”目標,除往屆的大師交流課、兒童戲曲體驗外,新增了戲曲論壇、藝術節展覽、觀眾對話、“評論有禮”線上互動及集贊領帆布包等沉浸式活動,突破了前三屆以演出為主的單一模式,深化了觀眾參與感,形成“藝術+文旅”融合平臺,進一步吸引了年輕群體。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蒲劇團團長王金巧表示,為了在第四屆蒲劇藝術節上有精彩表現,劇團所有演員反復研讀劇本,深入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精心打磨每一個細節。

本屆藝術節涵蓋了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等劇目(永濟融媒供圖)

蒲劇(梆子戲)腔高板急,音韻優美,表演剛健舒展,含蓄細膩,具有晉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擅長于表現慷慨悲壯的歷史題材故事,音樂和表演藝術傳統深厚,有不少難度較高、觀賞性強的表演技巧,尤以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等特技見長。

演出現場(永濟融媒供圖)

下一步,永濟市將著力于中國蒲劇(梆子戲)文化起源地研究課題的成果轉化和運用,深度挖掘中國蒲劇(梆子戲)文化,加大對演出劇團的扶持力度和加強藝術人才培養,在蒲劇文化傳承弘揚、繁榮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衛明珠 喬雅 王龍 史峰峰)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