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絲路起點,再迎全球盛事。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將于11月18日在此啟幕。作為論壇舉辦地的西安浐灞國際港,正以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萬列、今年前10月開行5063自然列的堅實成績,書寫共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新成就,為加速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和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注入新動能。

樞紐聯動打造降本“穩定器”

走進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場站內一片繁忙,集裝箱整齊碼放,裝卸車往來穿梭,從這里集結的貨物可直運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這一高效運轉的場景,得益于“樞紐對樞紐”物流模式的賦能。今年6月10日,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在阿拉木圖建成投用,與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實現了“樞紐對樞紐”升級,不僅有效提高了場站集散分撥能力,也在阿拉木圖—西安之間打開了運輸新空間。

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經理李國棟形象地比喻道:“如果將中歐班列比作人體系統,這些碼頭就是關鍵的‘關節’。關節協同運作,系統才能靈活高效。”他進一步解釋,過去集裝箱運抵后常面臨高額倉儲費,被迫低價處理,極大推高了成本。“如今集裝箱實現循環利用,箱子就像放回自己家,綜合物流成本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效率提升同樣顯著。智能調度系統自動匹配運力,數字化平臺讓中哈鐵路、海關數據無縫銜接,口岸通關時間從3天大幅壓縮至約3小時,西安到阿拉木圖的運輸時間也從7天提速到最快5天。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營銷哈鐵代表阿李表示,“隨著中哈物流樞紐建成和數據聯通,兩國的運輸時效實現了質的飛躍。”

降本增效直接激發了市場活力。貨物類型從日用百貨、工程機械擴展至汽車及零配件、齒輪箱、建筑材料、家用電器等,月集裝箱處理量增長約四倍。截至目前,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累計集結轉運貨物已超過25萬噸。中哈物流樞紐高效率的運行為西安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貿易提供了便利,使得更多商品集結于西安,快速流通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干線織網跑出開放“加速度”

“今年1—10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5063自然列,同比增長16.3%,繼續保持了高質量發展。”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介紹道。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已擁有18條干線,覆蓋亞歐大陸全境,吸引了來自國內26個省份的貨物在此集結。

其中,作為西安與阿塞拜疆國家鐵路公司合作的重要載體,西安至巴庫方向跨里海公共班列長期保持穩定運行,已逐步成為連接中國與阿塞拜疆的高效物流通道。作為境內外圖定線路,該班列車次、班期及運輸時效相對固定,為客戶生產組織、物流貿易、資金周轉提供了穩定預期,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自2023年11月首發以來,該線路僅用12天即可抵達巴庫港,全程跨越6606公里,憑借高速運行、高效換裝的優勢,使貨物能夠快速直達目的地,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依托海鐵聯運模式,該線路在光伏設備、汽車配件、工程物資等出口領域需求持續增長,為企業拓展阿塞拜疆及周邊市場提供了更加豐富、便捷、可靠的路徑選擇。

西安阿布西隆物流有限公司董事福阿德·艾哈邁德表示:“我們與西安浐灞國際港的高效協作,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優勢——優化了服務成本、提升了客戶體驗、擴大了公司影響力。接下來,我們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歐班列(西安)的暢通運行,徹底改變了陜西本土企業的出海模式。“過去貨物出海必須運至沿海港口,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搭上專列,直抵歐洲腹地。”吳樂表示,這條“黃金通道”不僅提升了效率,更帶動了一批本地物流、貿易企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并成功引進了俄羅斯駐華總商會、阿塞拜疆鐵路公司駐華代表處等國際伙伴。

未來已來共建絲路“新生態”

國際合作仍在持續拓展。據吳樂透露,除了已投入使用的阿拉木圖場站,在俄羅斯莫斯科、阿塞拜疆巴庫、白俄羅斯、匈牙利等地的場站項目也正在籌劃建設中。“這些場站建成后將真正實現多點‘樞紐到樞紐’物流體系的升級。”

這張日益高效的國際物流網絡,不僅加速了“硬聯通”,助力國際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也激發了“軟聯通”,為民心相通注入源頭活水。在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經理李國棟的日常工作中,中哈員工共處一室辦公,“有事喊一聲”就能迅速解決問題。從工作交流到共同運動、聚餐、觀影,同事們從合作伙伴成為朋友。

“人與人多走動,心就更相通。”李國棟感慨,“這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都意義深遠。”

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為引領,西安浐灞國際港正加快推動中歐班列經濟圈建設,聚焦“物流+貿易+金融+產業+法治+人文”6個方面,持續深化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阿塞拜疆等國家鐵路公司的合作,加快海外場站建設,實現多點“樞紐對樞紐”的升級;創新“數字化”賦能,實施場站智能化工程,提升自動化數字無人碼頭管理系統,實現裝卸、監管智慧化,為陜西西安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創造新業績、譜寫新篇章。(來源:西安浐灞國際港)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