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1月13日消息(記者陳鏘 劉昱)近日,一段關于西安一名小女孩“冬天穿拖鞋在外撿拾食物”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引發社會廣泛關注。12日下午,記者從當地多個部門及女孩父親楊先生處獲悉最新情況:7歲女童小玥玥(化名)與其4歲的妹妹已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安置,將在西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接受專業照護和教育。

問題一:孩子是否為流浪兒童?

11月12日,記者在東方紅龐馬村見到小玥玥時,她正在村委會的院子與4歲的妹妹玩耍。一頭利索的短發,身穿加厚外套和牛仔褲,熱情地跟記者打招呼。“這衣服是阿姨之前給我買的。你試試我的手,熱不熱?”小玥玥口中的“阿姨”是該村的包村干部王敏。

“她有自己的家,也有父親和妹妹,父親日常照顧她們吃飯、穿衣,村上和街道辦也是每兩周去她家看看,并不是網上說的流浪兒童。”王敏告訴記者,小玥玥母親于今年5月因肺癌去世,現在楊先生獨自照料兩名幼女。小玥玥性格外向活潑,不愛受約束,常在村里街道玩耍、逗留,村民大多都認識她,也會給予一些食物、衣服。

東方紅龐馬村主街道(央廣網記者 陳鏘 攝)

東方紅龐馬村是西安未央區的一個城中村,主街道白天繁忙,小玥玥一家就在臨街的二樓居住。網傳的“流浪街頭”實則是小玥玥在家門口,距離她家里約200米,街坊鄰居均相互認識。

鄰居王女士說:“這娃大家都認識,娃平常穿得整齊,就是有點調皮,喜歡在外跑。她爸爸常蹲在門口,比較沉默,帶娃看著有點吃力,但娃(指小女兒)是干凈的娃。”

小玥玥家門口(央廣網記者 劉昱 攝)

當日,記者從漢城街道辦事處了解到,小女孩家庭情況較為特殊。“家中共有四個孩子,女孩的兩個哥哥為父親與第一任妻子所生,目前由哥哥的姥爺照料;而小玥玥和4歲的妹妹,是父親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目前與楊先生生活。楊先生的兩任妻子均已離世,他因照顧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未能外出工作。”漢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夢介紹。

問題二:孩子的基本生活是否有保障?

針對小玥玥的家庭情況,漢城街道及未央區民政等部門自2019年起,依據政策為楊先生及其家庭成員分別辦理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單人保、廉租房補貼等,每月各項補貼合計約1600元。街道和村委會每年發放米面油及1000元慰問金,并在小玥玥母親去世后,由包村干部及村干部每兩周入戶走訪,為其購買必要生活物資。

目前,未央區民政局、教育局、漢城街道辦事處等多部門聯合介入,優先保障小玥玥入學,并正在按程序研究將其家庭納入低保范圍。

今年秋季開學前夕,當小玥玥達到小學入學年齡時,在村委會、漢城街道的協調下,小玥玥在附近的三官廟小學入學,但沒多久孩子自己跑回來。針對小玥玥的“退學”情況,村委會、漢城街道和區教育局、民政局協商下,減免小玥玥在校的課后服務費等一切費用,但最終以其父親“無法接送孩子”為由而停滯。

11月12日,小玥玥(右)及其妹妹為入住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進行常規體檢(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面對網絡上的質疑,楊先生說:“孩子有衣服穿,但大女兒比較調皮,有時候會自己將襪子脫掉出門。自己也愿意讓孩子去學校,孩子也愿意去。”但他也表達了對大女兒性格可能不適應學校管理的擔憂。他坦言,帶兩個年幼女兒確有困難,沒有工作,靠借錢度日,“干不成啥”,曾做過小買賣但現已停擺。談及未來,他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問題三:如何幫助孩子生活學習步入正軌?

12日上午,經過相關部門多次溝通和楊先生本人認真考慮,他選擇了接受多部門協商的安置方案,將兩個女兒由民政相關部門臨時監護。當前,兩位女童已被當地多部門按相關程序送往西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統一照護。

“我們將孩子送至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臨時監管,家長可隨時探望,中心配備專業老師,將為孩子提供生活、學習和心理教育的空間。孩子學習上,與其他孩子一樣在公辦學校上學,上下學由中心老師接送。”未央區民政局副局長杜彥輝告訴記者,目前為小玥玥及其妹妹設立一年緩沖期,期間孩子父親可以求職就業,一年后接回孩子。

未央區漢城街道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積極對接,幫助楊先生解決就業問題。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