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3日,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連續兩天單日演出19場,再次刷新西安大型旅游演出單日場次、接待人數新紀錄。
演出場次大屏(西安浐灞國際港供圖)
從文旅演藝到文明對話:一場演出何以成為“現象級”?
今年“五一”,游客出游熱情一路狂飆,同時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質和體驗。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打卡,而是追求可感知、可參與、可帶走的文化記憶。
一座劇院可以成為城市的文化芯片,一場演出足以重啟文明的傳播鏈路。在西安眾多高質量旅游演出中,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全景式演繹周秦漢唐千年歷史,已經成為西安文化基因的“時空解碼器”。“會吐沙子的劇院”“可以跑馬的舞臺”“地縫升起的兵馬俑”等奇幻場景,將厚重的歷史解構為可感知的“文化碎片”,讓觀眾在時空往復中讀懂西安文化的“根”與“魂”。
兩大劇院,近6000人同時共溯文明長河。《西安千古情》創造的不僅是單日演出19場的數字奇跡,更讓西安的“文化時間”成為世界的“共情時刻”。身著漢服打卡的Z世代、舉家出動的親子團……共同勾勒出“跟著演出去旅行”的文旅新圖景。當老人在演出中回憶往昔,孩子在演出中學習歷史,文化自信便不再是課本里的抽象文字,而是祖孫三代可以同頻共振的“時空心跳”。
從場景營造到時空穿梭:一場旅程何以稱為“沉浸式”?
如果說《西安千古情》是文明解碼的精神共鳴箱,那么“五一”期間的“穿越狂歡節”則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沉浸式文化狂歡。讓每個游客都能成為時空折疊的見證者,在多重宇宙的交錯中觸摸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脈動。
游客與NPC互動(西安浐灞國際港供圖)
“出來玩就想找點不一樣的,這里的活動太有趣了,感覺自己真的穿越了!”一位年輕游客興奮地分享道。走進西安千古情景區,隨處可見身著華美漢服的游客,他們或舉家出游,或三五成群。游客可以在煙云街和身著漢服的行人擦肩而過,感受“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氣象;在“三打白骨精”的經典橋段中,看一場原汁原味的非遺皮影戲;與兵馬俑開一場茶話會,聽他們講述兩千多年前的行軍故事;和“秦始皇”赴一場賽博音樂會,聽傳統樂器與電子音效的激情碰撞……歷史在歡笑中蘇醒,文明在互動中傳承。
如何讓千年文明與當代心跳同頻共振?西安千古情景區負責人表示:“假期不是簡單的客流高峰,而是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文化共振。我們不僅要展現歷史,更要創造一個能讓周秦漢唐活過來的時空。”
真正的文化傳承,從不是復刻舊時光,而是讓每個當下都成為歷史與未來的對撞點,讓千年文化在當代人的歡笑與驚嘆中,完成生生不息的創造性重生。這個“五一”,無數人帶著這樣的感動離開西安,而《西安千古情》的舞臺依然在循環往復地上演著西安文化的故事,它提醒著每個到來的人:詩與遠方,不在別處,就在我們共同守護的文化根脈里。(西安浐灞國際港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