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一”假期第四天陜西51個重點景區游客量同比增長18.61%

“五一”假期,陜西各地各大景區推出特色文旅活動,全力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體驗,為游客呈上文旅盛宴。

在周原景區,農耕盛典喚醒文明記憶。隨著鼓樂齊鳴,演員身著西周服飾,以“擊鼓迎日”“祭天祭地”的莊嚴儀式開啟表演,重現了周人對自然的敬畏與農耕文明的智慧。景區內陳列的木耒、石耜、木犁等古代農具,以及織布機等實物展陳,讓游客直觀感受“耕以養民”的質樸智慧。游客王朝陽說:“帶孩子游覽了景區,觀看了典禮,對孩子了解中國農耕文明很有幫助。”

“五一”假期第四天,陜西省監測的51個重點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40.59萬人次、同比增長18.61%;旅游經營收入8785.2萬元、同比增長16.23%。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向華山景區、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等3家景區發布客流預警提示。經過客流疏導,3家景區均有序運行。

五月的周至,山色凝翠,萬物競發。周至縣以“源來周至·多來多福”為主題,融合非遺、秦嶺生態稟賦與鄉村旅游新形式,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文旅活動。游客在這里沉浸式感受周至的獨特魅力與活力。

秦腔非遺大戲、鄉土市集、懷舊音樂薈與非遺手作體驗帶給游客與眾不同的文旅體驗。周至水街南廣場每天上演經典秦腔折子戲,名家名段輪番登場,帶游客領略“大秦之腔”的慷慨激越與婉轉深情。在集賢鎮殿鎮村、廣濟鎮躍進村和駱峪鎮尚興村,秦腔自樂班吸引市民游客駐足傾聽;在駱峪鎮,剪紙傳承人手把手教學,帶領游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竹峪鎮張龍村推出“鼓舞快閃”與稻田藝術展,非遺與農耕在這里產生碰撞之美。充滿煙火氣息的鄉土市集上,琳瑯滿目的特色鄉村產品讓游客滿載而歸。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5月4日,全省各地開展各類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1133場次、同比上升20.02%,惠及群眾約65.95萬人次、同比上升107.59%。全省“三館一站”服務38.55萬人次、同比上升10.3%。(記者 李衛)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