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4日消息(記者褚夫晴)近日,以“無痛人生,擁抱健康”為主題的世界鎮痛日高峰論壇在津舉行。論壇聚焦中低收入地區疼痛管理、科研與教育,業內專家共商疼痛診療新策。同期,禾普疼痛康復(天津)診療中心正式開診,旨在為公眾提供專業化、科學化的疼痛管理解決方案,助力提升生活質量。

行業共識:疼痛管理是“健康中國”重要一環

據統計,我國慢性疼痛患者已超過3億人,公眾認知不足與診療碎片化問題依然突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疼痛專委會主任委員馬柯指出,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推動疼痛學科從邊緣走向臨床主干科室是當前核心任務。他強調,疼痛診療需從單一癥狀控制轉向“診斷-微創治療-康復管理”的一體化模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德明指出,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引下,疼痛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人性化發展至關重要。郝會長進一步表示,社會辦醫憑借其機制靈活、注重服務體驗與模式創新等優勢,在疼痛這類需要多學科協作和長期健康管理的專科領域,能夠有效彌補公立體系不足,為患者提供更精準、便捷的診療服務,共同構建疼痛診療新格局。

峰會中特設論壇專題環節,天津市醫學會疼痛學分會特邀疼痛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低收入地區疼痛管理的關鍵路徑,從政策、臨床、科研與教育多維度提出推進建議。論壇達成共識,推動疼痛學科發展,將慢性疼痛作為獨立疾病科學管理,以幫助受困患者重拾“無痛人生”。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活動方供圖)

專家領銜新中心落地 探索“疼痛+康復”一體化新模式

新開診的禾普疼痛康復(天津)診療中心作為行業實踐代表,整合了來自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及天津本地多家醫院的專家資源。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前常委、天津醫科大學鄭寶森教授作為中心首席專家,表示將依托全國醫生集團建立“多對一”會診服務,并堅持“能簡單不復雜、能保守不微創、能微創不手術”的治療原則,確保醫療質量。

天津中心構建了診療、培訓、會診、康復“四大中心”協同體系,重點推行“疼痛+康復”一體化服務閉環,在微創干預后主動銜接康復訓練,以鞏固療效、降低復發。

禾普疼痛醫療集團總院長兼技術總監岳劍寧醫生在論壇上闡述了禾普的整合醫學之道,構建了“精準診斷、階梯治療、全程康復、主動健康”四位一體的技術體系:從整體觀出發,構建長期健康管理范式,實現從“治病”到“育人”的轉變。

禾普醫療創始人黨靖東表示,創立初心源于“疼痛不應被忍受,健康理應被擁抱”的理念。他宣布將于明年在全國建成100家連鎖診所,打造標準化疼痛康復網絡,讓優質服務惠及更多地區。天津中心將作為華北旗艦,為全國網絡輸出經驗與人才。

編輯:韓雨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