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獨特的自然與產業優勢,昭通孕育出蘋果、竹產業、小肉串等特色“昭品”。近年來,昭通市稅務部門以“合規經營”為紐帶,深耕稅惠服務沃土,讓“昭果”“竹鏈”“肉香”在合規軌道上攜手并進,共同擦亮“昭通產”金字招牌。

筑牢合規防線,鋪就昭果“合規之路”

金秋十月,烏蒙山腹地的昭通蘋果掛滿枝頭。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基地,全市蘋果年產量已超過130萬噸,成為昭通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要做大,合規是重點,當地稅務部門主動將服務前置,將納稅信用體系深度融入日常管理,為蘋果企業構筑起一道堅實的合規防線。

走進魯甸縣翼宏種養專業合作社,蘋果采摘、裝箱、運輸全流程井然有序,當地稅務干部正在指導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馬仲旭規范填寫收購臺賬。“可別小看這張表,它關系到成本核算的真實性與合規性。”馬仲旭說道,“從采購、記錄到開票、核算,多虧稅務部門幫我們建立了一整套內控流程。過去我們憑經驗辦事,現在按規矩經營,心里踏實多了。”

“合規”樹立起企業的生產信心,也讓企業收獲了真金白銀。今年以來,該合作社已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1.5萬余元。“合規不是束縛,而是保護。”馬仲旭感慨,“只有筑牢防線,蘋果才能走得更遠。”

解鎖風險提示,擦亮竹鏈“合規名片”

從甜蜜果業再到綠色竹業,昭通的特色產業版圖不斷拓展。昭通大關作為“中國筇竹之鄉”“中國方竹之鄉”的核心分布區,680萬畝竹林不僅構筑起長江上游的綠色生態屏障,更培育出覆蓋210萬群眾的“大產業”。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發票開具不規范、政策理解偏差等涉稅風險正逐漸凸顯,對此,昭通市稅務部門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從事后監管向事前事中“服務+引導”延伸,以精準風險防控為竹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竹產業鏈上的骨干企業,其優質的竹筍食品常年供應長三角出口企業。當地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深度挖掘企業生產經營、稅費申報等數據,構建全鏈條、多維度、全方位的風險監控機制,將風險管理貫穿企業經營始終。“稅務部門幫我們提前排查了隱患,糾正了政策執行偏差,才讓我們今年正確享受了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77.87萬元。”企業法定代表人廖興巧感慨道。

為從源頭化解風險,昭通市稅務部門進一步推出全流程風險防控機制,針對農產品企業發票管理、成本核算等共性風險,將防控關口前移,通過平臺對發票使用異常、稅收優惠錯用等指標動態掃描、實時預警,同時編制風險提示手冊,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內控建設指導。

“風險指南和實時預警就像‘智慧雷達’,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并糾正了偏差,讓我們及時補繳了增值稅57萬余元,有效化解了潛在風險。”鎮雄縣眾興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忠說道。

強化政策輔導,織密肉串“合規網絡”

如果說蘋果和竹產業代表了昭通的“綠色經濟”,那么昭通小肉串則是這座城市“煙火氣”的最佳代言,這一“舌尖上的美味”憑借獨特風味走紅,被知名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譽為“燒烤的藝術”。如何讓這股煙火氣從“網紅”變“長紅”?昭通市稅務部門從產業需求入手,通過個性化政策輔導推送和“一對一”合規經營指導,讓合規與煙火氣同行。

云南串頭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當地小肉串食材供應龍頭,擁有5座冷庫和5000平方米生產車間,日均15萬串產品發往全國19個省市的1000余家燒烤店,已形成“養殖-屠宰-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隨著銷量上漲,企業涉稅業務也隨之增加。“銷量上去了,涉稅業務也要更規范,好在有稅務部門主動上門輔導,讓我們從去年到現在準確享受內陸養殖企業所得稅減免累計達52萬余元。”財務負責人羅翠說道。

在水富市,水富火熵火把把燒店依托“昭通把把燒”品牌吸引了大量四川游客。為讓肉串煙火氣在規范中更旺,當地稅務部門組織業務骨干,定期深入店鋪開展政策解讀、專題培訓、個性輔導,引導企業用對政策、規避風險,實現合規經營與政策紅利的“雙向奔赴”。“稅務干部常來培訓,幫我們把規矩理順了,生意才能更穩。”把把燒店的老板馬丁說道,“今年以來,我們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2.6萬余元,這煙火氣,越來越旺了。”(來源:昭通市稅務局)

編輯:趙貝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